关羽为什么在京剧中是红脸

2022-03-09 综合 174阅读
两个说法,其一:

话说孔明一叶扁舟而回,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调兵遣将,命子龙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又唤翼德领三千兵渡江,去葫芦谷口埋伏。又唤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如此一一安排完毕。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欲令足下去,放他过去。也算还了人情。唯将军有忠义之名,必不为也”。云长沉吟良久曰:“军师!汉贼不两立也。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放过,某岂不为天下人笑!”孔明曰:“将军高义,某岂不知。只是亮夜观天象,曹贼命不该绝”。云长曰:“军师莫作此语,某若见曹操,定将斩于马下!”

玄德见二人争执不下,顾孔明曰:“二弟若能尽力搏杀曹贼,于天下岂非好事。若曹贼命不当绝,却是无可奈何。尽力可矣!”孔明叹道:“主公莫非忘记,草庐之内天下大计定矣。”玄德恍悟。命云长曰:“二弟依计行事,放过曹贼便是。”云长一时面现枣色,曰:“弟读春秋而明大义,素以忠义名于天下,负兄为不忠,负汉为不义,今以一已之私而害忠义之名,恐为后世笑矣。”谓孔明曰:“军师何不另派他人?”孔明不语。玄德曰:“他人去岂非亦害了忠义之名,唯二弟与操有旧,或可遮人耳目,瞒天过海。”孔明亦劝曰:“天下三分,计已定矣。此时若曹灭,天下大乱,东吴独强,吾必为东吴所灭也。汉室复兴,将军之大义存焉,安可弃大义而就小义”。云长点头称是,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玄德曰:“如此害了吾弟忠义之名,如何是好”孔明曰:“亮称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天下人必不见疑。再多遣人造言于天下,言云长义释曹操。久之,天下之人黑白莫辩,便有一二明眼人识破,亦能知云长大义,何患之有”,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留孙乾、简雍守城。

曹操兵败,入于华容道,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故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疑其说:“云长安能不辩大义乎?”。只见云长纵马而来,欠身谓操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关云长放了曹操,引军回见孔明,曰:“关某特来请死。”孔明曰:“莫非曹操不曾投华容道上来?”云长曰:“是从那里来。关某无能,因此被他走脱。”孔明曰:“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云长忠义天下闻名,真是: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啊!”众将士欢呼:“云长忠义”。云长作声不得,只窘得脸红似火,从此落下脸红之病,后虽遇圣手华佗,终不得治愈。

还有一个说法是:关公的脸是红的。为嘛呢?其实他小的时候脸与曹操一样也是白的。只是因为遇上了一档事,他的脸变成红的。

  关公的老家是山西解良,他满身武艺,专好抱打不平。一次,因为给穷哥们儿排忧解难,把本乡的一个财主打死了,他只好逃走。后边官差追来,他朝前直跑。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横挡在前,急得他满头大汗,蹲在河边洗脸。一洗之下,脸变成红色的。官差追到时,见是一个红脸汉子,不是白脸,便又向前追去。从此,关公就“面如重枣”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