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十八大以后的新型城镇化

2020-10-03 综合 138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城镇化问题,对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将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自中央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纷纷展开讨论,提出了不同看法。
一是以人为本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为主导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不仅市民要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全面协调、集约高效、人文活力和公平共享。
二是城乡建设的视角。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老城区重点是对棚户区、工厂外迁区等进行改造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是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
三是农民市民化的视角。认为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转入城市,并融入到城市的正常生活之中。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是农村发展的视角。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强制搬迁上楼,远距离地涌入大城市,而是农民自主式的城镇化,就地融入城镇。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五是综合的视角。不少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是采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农民市民化,着力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以人为本、次序协调、城乡一体、融合共享的城镇化。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文明城镇化、特色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和智慧城镇化。
二、正确看待城镇化的作用
大规模人口城镇化,不仅会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而且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源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人预测,到2015年如果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5%,城镇人口增加到7.7亿人,将会增加投资和消费11.9万亿元;到2020年如果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到60%,城镇人口达到8.7亿人,将会增加投资和消费25.3万亿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5个~6.8个百分点。还有人认为,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包括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将超过40万亿元,由此可以支持未来7%~8%的中速增长。
也有人认为,城镇化主要拉动的是消费,而不是投资。甚至不应该用投资这个词,应该用投入。因为投资是以回报为目的,而投入不以回报为目的。有的则认为,城镇化不应是经济增长“工具”,如果为追求经济增速而借用城镇化美好愿景作“幌子”,新型城镇化可能将重蹈覆辙。甚至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现在被炒得太热了,要警惕城镇化“宣传”热过头,谨防把新型城镇化当成一个投资题材炒作。
还有一些人认为,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是有的,但不宜夸大;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将可能取代出口成为拉动高碳增长的关键因素;如果缺乏制度层面的改革,当前政府主导的快速城镇化很可能会加快引爆地方债务风险;目前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变成了“跑马圈地”工程、“门脸妆点”工程、“揠苗助长”工程、“弱肉强食”工程,通过填海、削山、圈地等盲目造城,引发了城镇化风险。各界普遍认为,城镇化不能变成“炒地皮”、“房地产化”。
三、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
最近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有人认为,要控制北上广杭等特大城市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尤其是县城,使之成为未来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主战场。还有人认为,城镇化既包括大规模的城化,也包括规模适宜的镇化,其重点不在城上面,而应该在镇上面。针对小城镇存在的粗放扩张、大量占地、盲目圈地等问题,也有人认为,小城镇建设不能“冒进”,要走特色、集约、节能、生态之路。
二是让城市群承载城镇化。有人认为,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未来中国农民进城主要靠城市群来吸纳,要引导人口向城市群之内转移,产业向城市群之外转移,形成双向流动的局面。还有人认为,不能把城镇化等同于搞城市群,也不能夸大城市群的作用,中国人口不可能都集中在城市群,城市群毕竟只是少数。
三是走均衡的城镇化道路。有人认为,城镇化只有均衡协调才能健康可持续,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靠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另一方面通过做大县城实施农村城镇化,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重。要依托县城建设不同规模的城市。还有人认为,实施就地城镇化战略,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四是促进城乡共荣发展。有人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是以牺牲农村利益为代价实现的,其结果成就了城市的崛起,导致的却是乡村的塌陷。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以“城乡共荣”为前提,绝对不是要消灭农民、消灭农村,而是要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共存。
五是加快城镇化转型。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型,即由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转型,由高能耗的城镇化向低能耗的城镇化转型,由数量增长型城镇向质量提高型城镇转型,由高环境冲击型城镇向低环境冲击型城镇转型,由放任式机动化城镇向集约式机动化城镇转型,由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转型。
六是强化社会管理。有人认为,不能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经济建设,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基本任务应当是社会建设,为农民选择定居地提供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是“社会投资拉动”而不是“投资拉动”。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公民社会建设,要把新型城镇化与公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开辟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行途径。
七是实行多元化模式。有人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实行多元化模式。各地的城镇化,绝不能化成一个样。还有人认为,文化是城镇化的灵魂,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质,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让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积淀,成为永恒的城镇风景线。
四、稳步有序推进市民化进程
推进农民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也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关键环节。目前,进城农民市民化面临着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随迁子女教育四大难题,而且面大量广成本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有人认为,基本解决农民工中存量和增量的市民化至少要用10年时间。还有人认为,从政府财政支出的角度看,在2025年前基本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将是可行的,预计每年需要解决2500万人,其中消化存量1300万人,按平均每人10万元计算,市民化总本2.5万亿元,其中需要政府负担0.83万亿元,约占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7. 1%。不少人主张,当前应以4000万举家搬迁的农民工作为突破口。
稳步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重点是加快户籍、土地、社会保障、行政体制等方面改革。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普遍认为,关键是剥离户籍内含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有人主张1~2年内实现中小城市(镇)户籍全面放开,3~5年实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基本放开,8年内把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居住证统一,实现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还有人主张,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对常住外来人口统一发放居住证,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并享受本地部分公共福利;到2020年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时,取消居住证,实行居住证与户口并轨,即完全按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多数人认为,要完善征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真正进入市场;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还有人认为,农民的土地被城市征用,没有必要在按规划改变土地用途的同时,非要让农民丧失对原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大家认为,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分阶段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人认为,应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市低保,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也要逐步对城镇常住外来人口开放,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对接和跨区域接转。
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普遍认为,要研究制定符合新情况的设市标准,完善中国的市制制度,尽快恢复建制市设置工作。有的认为,应降低设市标准,允许一定规模的建制镇设市,为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创造条件。还有的认为,要弱化城市行政级别,变“以大管小”为“以大带小”,并在政策安排上更多地考虑和照顾中小城市(镇)的发展需要。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过度夸大“撤镇设市”,过度强调称谓改换和级别调整的作用,很容易出现跟风潮,产生攀比和浪费现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