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国家关于技工的工资标准?

2022-07-29 综合 62阅读
  明天的“中国制造”,将由谁来制造?

  “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

  “我国城镇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中级工比例为35%,而高级工只有其中的5%。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只占15%。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我国技术工人的构成,当了几十年工人的全国人大代表梅美华烂熟在心。

  “不仅高级技工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年龄层次偏高。我国制造业的主力是青年工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现有技术等级规定的标准。技术工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众汽车底盘科经理孙振华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出现断层的现象十分忧虑。

  据介绍,我国技术工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近7成。这种文化程度制约了他们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孙振华进一步指出:“现代化生产要求技术工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还要掌握基本的电器、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我国技工、技师住往只有传统操作经验,缺少新的岗位知识。即使是高级技工,也可能难以胜任岗位的需要。”

  数字是抽象的,但这些数字背后的人才短缺却又是如此具体:

  深圳到全国各地去招聘高级钳工,开出了6600元的月薪,结果未能如愿。招聘者不由发出“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感叹;

  青岛一家制造公司急需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模具技工,在招聘会上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最终也因面试者寥寥而没有下文;

  上海有关部门对6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的比重仅占0.1%,技师和高级技工也仅仅各占1.1%和6.1%;

  ……

  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更大量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仅软件行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高达42万人。

  梅美华代表说,“现在我们急缺两种人才,一种是掌握世贸规则的人才,另一种就是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尤其是具有复合技能的技术工人。前者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后者却还没有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让人担忧。”

  “如果这四位老师傅没了,万人大厂只好停产”

  一些企业盼来了订单却不敢接单,工厂负责人十分痛心,却又无可奈何;

  许多工厂的生产线比国际著名公司的还要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不能和人家竞争;

  使用同样的配件,但我们组装的手表远远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

  ……

  为什么会这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福康一语中的:“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人家,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中走了样,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

  工人技术素质低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两千亿元。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的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全国政协委员、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对此十分关注。

  一方面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失业。梅美华分析:他们中间不少人是因为不具备新的技术能力,不适应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下岗的。只有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对1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工人不能掌握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导致相当比例的企业难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据介绍,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梅美华代表说:“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低,也会影响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的应用。”

  由于技术工人不能胜任岗位,一些企业不得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补台。孙振华认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在我们厂,现在还是靠4位70岁的老师傅支撑着关键技术岗位。如果他们没了,我们这家万人大厂就只好停产。”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原哈尔浜龙江电机厂技术副厂长姚建亭显得无可奈何。

  “谁现在还想当工人?”

  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缘何青黄不接?关注这一问题的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探求原因。“现在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根本没法与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比。”工人代表梅美华说,“同样从学校毕业,技校生从初级技工到高级技工,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整整一辈子。就算是磨成了高级技工,你的工资、福利、住房等方面的待遇往往还不如职位最低的管理人员。”

  据姚建亭委员介绍,在哈尔滨,高级技工在普通国企里月工资仅四五百元。如果到私企,则可以挣到一千多元。长期忽视技术工人的切身利益,无疑就挫伤了许多工人自我提升、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他们想方设法调到私人企业,或转行从事其他职业。

  “很多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去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孙振华认为,企业轻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也是导致技术工人短缺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些企业倒并非不愿意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只是怕培训后跳槽走人。”

  “现在社会只看文凭,不重技术,致使职业技术教育出现萎缩。”姚建亭说:“这当然也会影响技术工人的培养。”据报道,现在许多职校门庭冷落,甚至关门大吉。仅武汉的38所技校,就有10所关停并转,其他20多所也举步维艰。“就是读完技校,他们也不想在一线当工人,千方百计要跳槽搞管理。”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技术工人这一职业成为冷门。“谁现在还想当工人呀?”姚建亭反问记者。

  解决问题,最终要靠“看不见的手”

  “十五”期间,我国提出要使职工队伍中的高级技能人才从目前的5%提高到的20%。但在目前这种多数人不想当工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工人大军?

  “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移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可能引入大批的技术技能工人。”林用三委员认为,中国技术工人队伍的培养还得靠自己。

  姚建亭认为要改变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首先就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都应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爱惜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企业分配制度也要从分配方式上体现向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倾斜的政策,让他们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孙振华委员说,“虽然现在一些企业建立了这些制度,但是力度不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林用三委员还提出:“企业内部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为技术工人的成才积极创造条件。”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已经认识到,技术工人不等同于普通操作工,高级技工、高级工艺师与设计师、工程师同样重要,在企业的待遇基本与一般的工程师等同。”姚建高委员多少有些欣慰。

  实际上,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开始对忽视技术工人的行为进行矫正。在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正成为“香饽饽”。在南方,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至17%,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

  “经济越活跃、越发达,技工教育就越旺盛越繁荣,技术工人就越值钱、越吃香。”林用三委员说:“市场是一种比传统观念和政府行为都强大得多的力量,它将在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现象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