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2020-10-28 综合 86阅读

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原来说八年抗战的,是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民国政府的说法,计算方法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引起全面抗战算起,到1945年抗战胜利。

现在说十四年抗战的,是后来学者们的说法及现在中国政府的表示,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

当时在民国政府看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地区的抗日活动。而且限于当时的一些涉外条约,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能力有限,所以一直保持忍辱态度,避免矛盾升级。但1937年的七七事变由华北地区的活动变成全中国同时进行的抗日活动,所以他们从这个时间开始算为全面抗战开始。

扩展资料: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十四年抗战”写进教科书并非偶然,各界专家学者为“十四年抗战”观点的确认努力了30多年,而辽宁省政协为求证这一史实更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几代辽宁政协人用辛勤的智慧与汗水,对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社会作用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从《义勇军进行曲》说起,辽宁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顾问(原省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赵杰,在政协从事文史工作3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政协”“老文史”,更是辽宁省政协探寻“十四年抗战”始末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抗战八年还是十四年?看似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实则关系着东北抗战史能否被世人认知的问题。我们要向‘八年抗战’说法说不,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赵杰说:“‘十四年抗战’要得到世人的认同,不仅要在思想上、资料上、论证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应该寻找合适的角度、合适的契机,把这些论证的结果推向全国。”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辽宁省政协文史委在工作中征集、出版了大量的辽宁义勇军文史资料。在编辑整理资料过程中,赵杰和他的工作伙伴们得以结识许多当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见证人。

以卢广绩为代表的老领导、老同志经常谈起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日的事迹,也经常谈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和背景。

为此,大家有了新想法:说东北抗战十四年没有人承认,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人人会唱,以此为历史背景研究东北抗日义勇军、再从义勇军谈到十四年抗战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