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现实意义

2020-04-26 综合 110阅读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不仅是一个史学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教材是面向学生的,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认识抗战历史,更完整地了解日军侵略罪行和我国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从而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读书、学习。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历史普及的意义,也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并不代表就否认“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它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所以,在教材修改之后,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及宣传中厘清“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关系:以“七七事变”为开始来标记的“八年抗战”是“全面抗战”,而“十四年抗战”是“全程抗战”,包含着“八年抗战”;而之前“九一八事变”就已开始了局部抗战,整个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扩展资料: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现实意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