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人和扶养人的区别

2023-07-13 27阅读

法定代理人和扶养人这两种概念都是以保护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为出发点而设立的。但是它们在性质上存在一些区别。

区别如下:

1. 定义:法定代理人是指法律依法指定的代理人,通常是指父母、监护人、监察人等,代表儿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上的概念。扶养人则是指被法院指定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和管理的人,属于司法程序中的概念。

2. 权利:法定代理人具有代理、指导和监督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合法行为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违法行为的责任。扶养人只是通过司法程序被指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和管理,并没有代理和监督的权力。

3. 由谁决定:法定代理人通常是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由于亲属关系、监护、监察等制度赋予的代理权力而形成的。扶养人则是在未成年人出现特殊情况时,由法院根据审理情况进行指定。

4. 对象:法定代理人对象包括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扶养人只指未成年人。

5. 利益:法定代理人代表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合法的法律行为,为其争取利益。扶养人只是将自己的父母义务和陪审员义务以最大效益服务于未成年人的利益上。

总之,法定代理人和扶养人虽然都是保护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的机制,但是它们各自的性质、定义、权利、由谁决定、对象和利益都存在区别。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它们的不同,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应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