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振兴发展的新使命新课题
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的“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2月14日在京举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认同中医药文化,让这门国粹赢得广泛的受众基础,对于促进我国中医药文化振兴具有长远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创新方式方法,让中医药文化精髓对学生产生有益影响?为此,记者走进研讨会,走进学校,聆听专家学者、师生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感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医,你会选择哪个词?”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医课程的开课问卷中,班主任孙京菊老师如此提问。“同学们选用了济世、玄学、养生、调和、传统、复杂……这些词表达了他们对中医的理解。”在课程中,如何用中医治疗感冒、长痘、头疼、失眠、过敏性鼻炎、脚气、体寒、近视等成为同学们提出最多的问题。从疑问到乐趣,两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懂得了很多中医药知识,学会了一些实用的保健方法,甚至有同学自发组织拍摄了中医纪录片《盛世的岐黄》,表达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和关注。
随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思考也趋于理性。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民众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强。“把中医药引进中小学校园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使命、新课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坚定地说。
安徽省合肥市一家中医馆,小学生在学习尝试给中药材称重。陈三虎摄/光明图片
“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谈起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有另一种理解——这一段文字里出现了多味中药。
“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医药文化早已不露痕迹地出现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材里,只是未被发现。”黄璐琦院士笑着对记者说。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是这次“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的发起者,她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在学生心中植入中医药这样的文化基因,激发、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就在今年1月份,刘彭芝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普及推广中医药基础知识,并提议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
刘彭芝表示,让中医药进校园,主要目标不是培养出多少个中医药名家,而是发挥中医药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在校内中医馆调配中药。新华社发
“中医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反映出中华文化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也让中医超越一般的经验科学,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融的医学科学体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认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现实需要,更是传承、发展、创新中医科学的战略性需求。“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黄璐琦院士说。
“在孩子们心中埋一颗信任中医的种子”
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但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还是一件新事。
2012年,北京全面启动了“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最早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城市之一。
“我们提出,要把北京打造成全国中医药的文化中心,这可不光是我们有多少中医专家,有多少中医院,有多少博物馆,关键是得有文化,尤其是让孩子们具备这种文化。”在多年的工作中,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深有感触。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李萍希望:“在孩子们心中埋一颗信任中医的种子。”从史家学校的中药体验课程、育才学校的神农本草课程、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中……李萍认识到,中医药文化要与教学体系紧密相连,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跨学科的,需要由语文、数学、生物、劳动等多门课程综合形成。
西南大学附中学生在实验室开展中医药专项《薏苡种质资源材料组培快繁研究》。资料图片
比如育才学校开设的“敬先农,爱本草”系列课程,分年级进行内容递进的授课:二年级由“京药”开始,种植常用中药,建立校园“盆栽百草园”;三年级在种植“京药”的同时,记录本草的生长过程,四年级学习代茶饮功效、配方及制作工艺,五年级通过参观学习,掌握桑的生长规律、药用价值及桑蚕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认为,倡导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也不能盲目跃进,必须要遵守严谨、科学的精神,不能把中医讲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它是一门实践科学,不能夸大中医药治愈疾病的疗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切勿把成功个案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认为,“可以在学生当中开展中医药知识大赛,如《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本草纲目》知识大赛等,既可以学习先贤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又能体会其中的哲学思维、古汉语知识。”
与此同时,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在加深、加强。在“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校长高琛表示,将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丰富拓展国家课程,把中医药知识渗透其中;同时,将开设选修课程,把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内容编制为校本课程。“中医药大学、高校医学院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支持,并在培养师资力量、合作编写教材、共同举办活动等方面提供好服务。我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小学生能够自觉认同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徐安龙这样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