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为白居易所写的墓志铭《太原白公墓碑铭》大略意思是在说什么? 请问有原文翻译吗?

2020-05-03 综合 167阅读
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始生六、七月,谙识“之”“无”二字。时父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
大历八年癸丑(773) ?
白居易二岁。五月,祖父(巩县令)鍠卒于长安。年六十八。?
大历十一年丙辰(776) ?
白居易五岁。自五、六岁,便学为诗。弟行简生。?
大历十二年丁巳(777) ?
白居易六岁。六月,祖母薛氏卒于新郑县,年七十。?
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 ?
白居易九岁,谙识声韵。父季庚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今江苏铜山县)令。?
建中二年辛酉(781)
?白居易十岁。是时,两河藩镇多叛唐独立。正月,唐发军讨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二月,讨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八月,崇义败,死。平卢留后李纳以军助田悦;九月,讨李纳。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拒李纳;以功,授徐州别驾,充徐泗观察判官。?
建中三年壬戌(782) ?
白居易十一岁,时两河用兵,乃离家(时居河南荥阳)避难于越中(今浙江一带地),约始于本年。?
建中四年癸亥(783) ?
白居易十二岁。幼弟金刚奴(幼美)生。?
德宗贞元元年乙丑(785)
?白居易十四岁。时旅居苏、杭二州。父季庚加检校大理少卿,依前徐州别驾、当道团练判官,仍知州事。?
贞元二年丙寅(786)
?白居易十五岁。仍在越中。作《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为今存白氏最早之作。?
贞元三年丁卯(787)
?白居易十六岁。自云:“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贞元四年戊辰(788) ?
白居易十七岁。有《王昭君》诗二首。?
贞元五年己巳(789)
?白居易十八岁。在长安,“就宾贡之列”;献《中和节颂》。有《病中作》诗。唐、宋人记载,居易袖文谒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见《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为之叹服、延誉。其事当在去、今两年内,非如《旧唐书》本传所云“年十五六”,盖已十七八矣。按:顾况为著作郎在贞元三年六月至五年三月后不久;且以“长安物贵,‘居’大不‘易’”为谑,明为两人同在长安之证。故以谒顾况事系于本年。?
贞元七年辛未(791) ?
白居易二十岁。自云:“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居徐州符离县(今江苏宿县符离集),与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等联句,游宴。弟幼美夭于符离,年九岁。?
贞元八年壬申(792)
?白居易二十一岁。陆贽主试下,韩愈、李绛、崔群、冯宿、庾承宣等中进士第,后皆与居易为友。?
贞元九年癸酉(793)
?白居易二十二岁。父季庚除襄州(今湖北襄阳)别驾,约在此一、二年内。?
贞元十年甲戌(794)
?白居易二十三岁。在襄阳;《游襄阳怀孟浩然》诗,约作于此时。五月,父季庚卒于襄州别驾任,年六十六岁。?
贞元十四年戊寅(798) ?
白居易二十七岁。方从乡试。?
贞元十五年己卯(799) ?
白居易二十八岁。秋,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县)试《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为宣歙观察使、宣州刺史崔衍所贡(送往长安应进士考试)。在宣州识杨虞卿。自兄幼文浮梁(今江西浮梁县)主簿任所,回洛阳省母。有《伤远行赋》。《李白墓》诗约作于本年。?
贞元十六年庚辰(800) ?
白居易二十九岁。二月十四日,中书舍人领礼部贡举高郢主试下,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以第四名中进士第。同中第者有陈权、吴丹、郑俞、戴叔伦、李□、王鉴、杜元颖、陈昌言、陆□、崔玄亮等共十九(一云十七)人。及第后东归省亲。有《与陈给事(京)书》(试前,请其鉴订诗文)、《箴言》、《哀二良文》及《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衍)》、《及第后忆旧山》诸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下邽弟妹》约作于本年。四月,外祖母白陈氏卒于徐州古丰县官舍,年七十。
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
白居易三十岁。春,在符离。秋,在宣州。旋归洛阳。于滑州李翱家识唐衢,约在今年前后。有《祭符离六兄文》、《祭乌江十五兄文》及《和郑方及第后归洛下闲居》、《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诸诗。《□城北门文》约作于去、今两年,为濠州刺史杜兼作。符离主簿六兄某卒,年四十馀。乌江主簿从祖兄十五兄某卒,年三十馀。
贞元十八年壬午(802) ?
白居易三十一岁。冬,吏部侍郎郑珣瑜主试下,试书判拔萃科,及第。同及第者有元稹、李复礼、吕频、哥舒恒、崔玄亮及王起、吕炅等八人。有《书判》百道。元稹二十四岁。元、白订交,约始于此时。?
贞元十九年癸未(803) ?
白居易三十二岁。春,授校书郎。始假(租)居长安常乐里。冬十月,在许昌。有《养竹记》、《记画》、《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及《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频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酬哥舒大见赠》、《早春独游曲江》、《思归》诸诗。《杏园中枣树》约作本年。?
贞元二十年甲申(804) ?
白居易三十三岁。时为校书郎。二月,在洛阳。本年春,始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有《泛渭赋》、《八渐偈》。《西原晚望》诗约作于本年。?
顺宗永贞元年乙酉(805) ?
白居易三十四岁。为校书郎。有《为人上宰相(韦执谊)书》(劝执谊速行改革)及《感时》、《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永崇观里居》诸诗。《寓意诗五首》约作于今、明年。?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806) ?
白居易三十五岁。罢校书郎。与元稹居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时事,成《策林》七十五篇。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与元稹、韦敦 (处厚)、独孤郁、曹景伯、韦庆复、崔绾 、罗让、崔护、薛存庆、韦珩、李瑀、元修、沈传师、萧俛、柴宿及“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陈岵、萧睦等同及第。居易以对策语直,入四等(乙等),授周至县(今陕西周至县)尉。七月,权摄昭应县。在周至识陈鸿(《长恨歌传》作者)、王质夫,时同出游、唱和。有《驺虞画赞》及《春题华阳观》、《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谅)拾遗饮》、《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招王质夫》、《只癨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周至县北楼望山(等首)》、《长恨歌》诸诗?
元和二年丁亥(807) ?
白居易三十六岁。由周至尉调充京兆府考官,试毕,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五日,由集贤院召试制书等五道,授翰林学士。娶杨虞卿从妹为妻。有《试进士策问五道》、《奉勅试制书诏批答诗等五首》、《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元稹之母)墓志铭》及《观刈麦》、《京兆府新栽莲》、《戏题新栽蔷薇》、《宿杨家》、《醉中留别杨六(汝士)兄弟》、《醉中归周至》、《寄题周至厅前双松》、《再因公事到骆口驿》、《曲江早秋》诸诗。《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约作于本年。弟行简中进士第。?
元和三年戊子(808) ?
白居易三十七岁。与裴垍、王涯等同为制策覆考官。四月二十八日,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有《初授拾遗献书》、《论制科人状》、《祭杨夫人文》及《初授拾遗》、《松斋自题》、《赠内》诸诗。《惜牡丹花二首》、《李都尉古剑》约作于此一、二年内。四月,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牛僧孺、皇甫湜 、李宗闵、李正封、贾□、王起等十一人及第;“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科”,樊宗师及第。僧孺、湜、宗闵三人对策中讥刺时政,忤犯权幸,裴均、李吉甫因此构嫌,深恶三人,皆不如常例授官,各出为幕职;并贬考策官杨於陵、韦贯之、王涯等为外官;裴垍、卢坦等亦解要职。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诸人不当贬黜;并云:如覆策不当,则本人也应黜责,言甚直切。其后吉甫子德裕与宗闵、僧孺等“党争”(世称“牛、李”党)数十年,相互倾轧,此起彼伏,即种因于此。而德裕始终排挤居易,甚至不欲观其诗文,当亦与此事有关。九月,淮南节度使王锷入朝,多进奉,赂宦官,谋为宰相。居易上《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言王锷在淮南惟务差税,百计诛求;力谏不可与宰相。事遂未果。?
元和四年己丑(809) ?
白居易三十八岁。屡陈时政,请降系囚,蠲租税,放宫人,绝进奉,禁掠卖良人等,皆从之。又论“裴均违制进奉银器一千五百余两”、“于□不应暗进爱妾”、“宦官吐突承璀不当为制将统领”等事,多见听。因而颇遭权幸者之忌。女金銮子生。弟行时为校书郎。《新乐府》五十首始作于此时。(居易平生为文之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使下人之病苦闻于上”,即体现于此类“讽谕诗”中。)有《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于□、裴均状》、《论吐突承璀职名状》、《论和籴状》、《故京兆贤妃韦氏墓志铭》及《题海图屏风》、《贺雨》、《同李十一(建)醉忆元九(稹)》、《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诸诗。《宿紫阁山北村》、《杂兴三首》、《凶宅》约作于本年前后。?
元和五年庚寅(810) ?
白居易三十九岁。上疏请罢讨王承宗兵,论元稹不当贬,均不听。左拾遗任期满,五月,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有《请罢兵第二状》、《请罢兵第三状》、《论元稹第三状》、《奏陈情状》、《谢官状》、《故会王墓志铭》及《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和答诗十首》、《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登乐游园望》、《哭孔戡》、《初除户曹喜而言志》、《高仆射》、《曲江感秋》、《代书一百韵寄微之》、《金銮子晬日》诸诗。《秦中吟十首》、《寄唐生》、《感鹤》、《欲与元八(宗简)卜邻先有是赠》,约作于本年前后。?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军,师久无功,果如居易之言。七月,复承宗官,还其二州;罢诸道征讨军。降承璀为军器使。?
元和六年辛卯(811) ?
白居易四十岁。四月,母陈氏卒于宣平里第,年五十七。居易罢官丁忧居渭村。女金銮子夭。十月,迁葬祖鍠、祖母薛氏、父季庚并葬母于下邽义津乡。居渭村三年馀,颇贫病;元稹时分俸济其困乏。崔群、钱徽、李建等亦时有书问馈赠。有《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及《春雪》、《白发》、《沐浴》、《自觉》、《重到渭上旧居》、《遣怀》、《渭上偶钓》、《病中哭金銮子》、《寄内》诸诗。《伤唐衢》约在此一、二年内作。?
元和七年壬辰(812) ?
白居易四十一岁。居渭村,营农耕。有《归田三首》、《自吟拙什因有怀》、《秋日》诸诗。《村夜》、《采地黄者》、《溪中早春》约作于本年前后。?
元和八年癸巳(813) ?
白居易四十二岁。夏,服除;仍居渭村,未补官。迁葬弟幼美于下邽义津原。有《唐太原白氏之殇(幼美)墓铭》、《祭小弟(幼美)文》、《唐故坊州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居易之外祖母)墓志铭》及《效陶潜体十六首》、《村居苦寒》、《薛中丞(存诚)》诸诗。?
元和九年甲午(814) ?
白居易四十三岁。居渭村。夏,弟行简参东川节度使卢坦幕。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有《记异》及《夏旱》、《别行简》、《九日寄行简》、《游悟真寺一百韵》、《雨夜有念》、《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群)翰林钱舍人(徽)》、《酬张十八(籍)访宿》、《酬卢秘书(拱)二十韵》、《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绅)助教》、《寄杨六(汝士)》诸诗。?
元和十年乙未(815) ?
白居易四十四岁。居昭国里。六月,首上疏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以雪国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恶居易以宫官(太子左赞善大夫为宫官)而先谏官言事;忌之者(权豪贵近及掌军权之宦官等,素为居易诗中所讥刺揭露之辈)复诬言居易母看花坠井死,而作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名教,遂贬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复上言:“所犯状迹,不宜治郡。”乃追诏改授江州司马。自此以后,居易避祸远嫌,居官常引病自免,不复谔谔直言。作诗态度,亦有所转变,“讽谕”之作渐少。十二月,与元稹书,畅论诗歌当继承国风、陈子昂、杜甫传统,以揭露民生疾苦为主旨,而不以嘲风雪、弄花草为能事。自编诗集一十五卷。有《自诲》、《与元九书》及《昭国里闲居》、《朝归书事寄元八》、《赠友五首》、《赠杓直》、《得微之到官后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别李十一后重寄》、《初贬官过望秦岭(等首)》、《蓝桥驿见元九诗》、《登郢州白雪楼》、《襄阳舟夜》、《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舟中读元九诗》、《舟行》、《寄微之三首》、《放言五首》、《卢侍御与崔评事于黄鹤楼致宴宴罢同望》、《夜闻歌者》、《望江州》、《初到江州寄翰林张(仲素)李(肇)杜(元颖)三学士》、《谪居》、《江楼闻砧》、《湓浦早冬》、《放旅雁》、《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江州雪》、《夜雪》、《读李杜集后因题卷后》、《寄行简》诸诗。?
元和十一年丙申(816) ?
白居易四十五岁。在江州司马任。夏,兄幼文自宿州携弟妹六、七人至。有《与杨虞卿书》、《答户部崔侍郎(群)书》及《送春归》、《忆微之伤仲远》、《四十五》、《访陶公旧宅》、《西楼》、《琵琶行》、《送幼史》、《泛湓水》、《上香炉峰》、《登香炉峰顶》、《咏意》、《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闻李十一(建)出牧澧州崔二十二(韶)出牧果州因寄绝句》、《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处厚)庾三十二(敬休)杜十四(元颖)李二十(绅)助教员外窦七(巩)校书》诸诗。?
元和十二年丁酉(817) ?
白居易四十六岁。在江州司马任春,在庐山香炉峰、遗爱寺之间建草堂成,三月二十七日迁居之。四月九日,与元集虚、张允中、张深之及东西二林寺长老凑 、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聚于草堂。是日,游大林寺。女阿罗生。闰五月,兄幼文卒。有《祭匡山文》、《祭庐山文》、《草堂记》、《游大林寺序》、《祭浮梁大兄文》、《与微之书》、《代书》、《唐兴果寺大德凑公(神凑 )塔碣铭》及《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浔阳春三首》、《南湖早春》、《忆微之》、《雨夜赠元十八》、《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大林寺桃花》、《遗爱寺》、《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寄李相公( 绛 )崔侍郎(群)钱舍人(徽)》、《问刘十九(轲)》、《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能)见寄》、《刘十九同宿》、《早秋晚望呈韦侍御(词)》、《梦微之》、《秋日怀杓直(李建)》、《梦亡友刘太白(敦质)同游彰敬寺》、《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登西楼忆行简》、《题诗屏风绝句》、《题旧写真图》、《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凌到因题此诗》、《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诸诗。?
元和三十年戊戌(818) ?
白居易四十七岁。在江州司马任。春,弟行简自东川至。十二月,迁忠州刺史(明年三月,到忠州任)。有《上弘和尚石塔碑铭》、《江州司马厅记》及《浩歌行》、《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清明日送韦侍御(绶)贬虔州》、《闻李尚书(夷简)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对酒示行简》、《九日醉吟》、《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除忠州刺史寄谢崔相公(群)》、《初除官蒙裴常侍(次元)赠鹘衔瑞草绯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初著刺史绯答友人见赠》、《又答贺客》、《别草堂三绝句》诸诗。元和十四年己亥(819) ?
白居易四十八岁。春,自江州启程赴忠州,行简同行。时元稹自通州司马迁虢州长史,三月十一日(一作十日),相遇于峡口,停舟夷陵(今湖北宜昌),留三日而别。二十八日,抵忠州任。有《东林寺经藏西廊记》、《三游洞序》、《忠州刺史谢上表》、《贺平淄青(李师道)表》、《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及《钟陵饯送》、《浔阳宴别》、《戏赠户部李巡官》、《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程)》、《重赠李大夫》、《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题岳阳楼》、《入峡次巴东》、《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澧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寄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题峡中石上》、《夜入瞿唐峡》、《初到忠州赠李六(景俭)》、《赠康叟(洽)》、《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归厚)使君》、《木莲树三首》、《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宗简)》、《竹枝词》、《寄微之》、《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皆叙贬官以来出处之意》、《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萧五(佑 )刘二元八(宗简)吴十一(上矩)韦大(处厚)陆□郎中崔二十二(韶)牛二(僧孺)李七(宗闵)庾三十二(敬休)李六(景俭)李十(渤)杨三(嗣复)樊大(宗师)杨十二(巨源)员外》、《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九日题涂溪》、《九日登巴台》、《征秋税毕题郡南亭》、《桐花》、《冬至夜》、《岁晚》、《负冬日》、《除夜》诸诗。
元和十五年庚子(820) ?
白居易四十九岁。夏,自忠州召还,拜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充重考订科目官。二十八日,由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代牛僧孺)。有《荔枝图序》、《续虞人箴》、《论重考订科目人状》及《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喜山石榴花开》、《和行简望郡南山》、《东坡种花》、《三月三日》、《寒日夜》、《代州民问》、《答州民》、《步东坡》、《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留题开元寺上方》、《别种东坡花树两绝》、《别桥上竹》、《宿溪翁》、《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商山路有感》、《棣华驿见杨八题兄弟诗》、《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重过寿泉驿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恻恻吟》、《曲江亭晚望》、《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三舍人中书同宿话旧感赋》诸诗。?
穆宗长庆元年辛丑(821) ?
白居易五十岁。在主客郎中知制诰任。夏,加朝散大夫,始著绯。又转上柱国。妻杨氏封弘农郡君。四月,充重考试进士官,复试礼部侍郎钱徽主试下及第进士郑朗等十四人。——时李宗闵婿、杨汝士弟皆及第。李德裕、元稹与宗闵有隙,因同李绅上言,以为不公。诏居易与王起重试,黜朗等十人;徽、宗闵、汝士皆远贬。自是,二李各分朋党,相倾轧,垂四十年。秋,田布起复,拜魏博节度使,命居易持节宣谕,布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