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开始,古代士兵的社会地位有哪些变化

2020-10-14 综合 205阅读
春秋以前士兵是贵族,平民不能当兵。
战国之后,一些兵法书籍开始强调兵农合一的概念,那个时候起,为了弥补兵源不足,国家开始打破界限强迫农民当兵。
秦汉实行征兵制,每个人都要当兵,军人平民化。
到了东汉征兵制越来越不好使,因为家住南方的军人不得不去北方当兵,极为不便。于是出现了募兵制来做补充。军人开始职业化。
三国时代,曹操实行世兵制,其实质是让部分距离战场远的农户脱离当兵的义务,让部分居住较近的民户世世代代当兵。这可以看做是军人与平民的另一种形式的分化。
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部落兵制,一定程度上就是西周时期的贵族兵制。后来北魏六镇起义,北魏分裂。西魏宇文泰手里只有六镇中的一镇,实力远远低于东魏。经过几次大战,兵力消耗殆尽,不得已让汉族中的士族当兵。这就是后来的府兵制。
据史料府兵制实际上也是一种世兵制,因为只有部分家庭,特别是高门大户,才有充当府兵的义务。后来,随着科举的兴起,富人开始逃避兵役转而去考科举,府兵也废弛了。
唐末到宋,一直实行募兵制,政府充饥民为兵,甚至罪犯当兵,这让军人和平民的阶层分化更加明显。军人从宋代起,开始救灾,修河堤等工作。政府这么做是为了节省民力,但无形中给了中国军人立下了一个传统。
纵观中国历史,军人从贵族,到平民,再从平民到一群特殊群体,地位可以说是在不断下降的。除了因为历史原因军人素质的确很低,也和皇帝不信任武将,文官有意压制武将有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