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0-09-24 教育 65阅读
常言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勇于探索,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多媒体具有强大的音像等功能,能使导入自然,趣味横生。所以,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在课题导入中老师就说:“同学们,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课件一边演示,老师一边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特别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新鲜出炉,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我要吃饼,我要吃饼。”于是猴王把三块香甜的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大一块,老二嫌小便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于是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了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说:“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猴王到底给哪只猴子分的饼多些呢?因为有直观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变得特别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就被极大地激发了,在动态的课件演示过程中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有关分数的知识。并且轻松地将本课题的重点引入进去了。
数学课难免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积极探求问题奥秘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在设置悬念时也要注意适度,不“悬”时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需统计的年份不是连续的,但是要求正确地反映出数量的增长变化,且画图时必须每年要留出位置。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课件观察画图的方法,他们会看到表示年份的竖线缓缓的自动移入,但是又留了一些空格,这时都产生了疑问。对于表示年份的竖线距离不相等这一问题,我问学生为什么,大多数都有了一定的见解。随后,学生们表现出积极地想要跃跃一试的姿态。此时,顺利地将本课时的重难点一并托出。我再重新演示课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述,使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重在教材的钻研,注意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将教学过程的设计摆在第一位,运用多媒体辅助我们的数学教学,使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去发现新颖的多媒体画面所表现的数学问题,通过思维进行整理,从而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堂上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题”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去钻研,才会去探索,正是这种求索性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不断地带有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但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深入探索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疑难点、模糊点创设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主动的思考中,再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这一章节时,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圆的周长”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彩色线条闪烁圆周长所在的曲线。教学圆柱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演示长方形沿着一条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这一抽象的空间图形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对折、重合等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考虑到实验过程的复杂和难以具体操作,学生也难以掌握和应用。于是,我引入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CAI演示:用紫色线段表示圆的半径,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表示圆的面积,并将圆多层次地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64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并领悟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此时,我适时地启发学生想象和分析并让学生运用CAI去动手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下,同学们的答案有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把圆剪拼成梯形等各种图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所拼成的图形与圆的内在关系,都能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众多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高度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