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关系

2020-09-01 时事 186阅读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一、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不能牺牲后代人的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 

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世界各地因为环境破坏而受到重大损失的例子很多,洛杉矶光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北方沙尘暴肆掠,尼罗河洪水泛滥等。

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的发展。 

我们讲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要科学发展。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发展而自毁家园。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增长,换来的是人的生活空间被逼迫得越来越污浊狭小,这样的发展是害人。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破坏环境也就是遏制发展。科学的发展则可为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创造条件,使之更加适宜于人的需要。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就要根据各地的地理和环境特色,发展与之相适宜的产业。

扩展资料: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个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

一、全面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

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做到发展经济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安阳市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环境观察:高质量发展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赵英民: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