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020-10-08 健康养生 173阅读
一、血清学反应的概念及一般特点
抗原及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外结合能发生可见免疫反应.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故称为血清学反应.血清学反应根据抗原性质、反应条件、参与反应物质,则表现出反应有多种多样.其反应一般的特点是:
(一)特异性和交叉性
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由于抗原决定簇的组成、结构以及排列不同,所诱导产生的抗体也不同.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结合,而不能与其他抗体相结合,如抗猪瘟抗体只能与猪瘟病毒相结合,而不能与口蹄疫病毒相结合.
生物体的组成是复杂的,包含有多种抗原成分,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种类,有各不相同的特异性抗原,在亲缘种系中往往含有部分相同的抗原成分,能引起交叉反应.例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呢感凝集肠炎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抗血清能凝集鼠伤寒沙门氏菌.交叉反应程度愈高,则亲缘愈近,可用于作亲缘测定.
(二)结合的可逆性
抗原抗体结合是分子表面结合,这一结合受理化因素的影响,当温度超过60?C或pH降至3以下时,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重新离群.离群后的抗原、抗体,其理化性质、免疫活能保留.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可进行免疫媳妇层析,纯化抗原或抗体.
(三)最适比与带现象
抗原与抗体结合,其比例适当时才可出现可见反应.抗体除gM具有10个结合点,分泌型IgA具有4个结合位点外,一般抗体都含有两个结合位点(二价);抗原则根据分子大小,有10-50个不等的结合点.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两者结合后,尚有为饱和的结合点,可以继续与游离的抗体、抗原或与抗原抗体的结合物的未饱和点相联结,逐渐形成愈来愈大的复合物,出现了肉眼可见反应.比例最适合,出现反应最快,反应产物愈多.
如果抗原或抗体过多,抗体和抗原结合点的聚合一开始时即达到饱和,形成小的复合物则不能继续与相邻抗原、抗体结合,不出现可见反应,谓之区带现象或带现象.抗体过剩而出现的抑制带,称为前带.在凝聚反应中,固定抗原,稀释抗体,前几管常常出现抗体过剩的前带现象.抗原过剩出现的抑制带,称为后带.在沉淀反应时,固定血清,稀释抗原,常出现后带现象.为了避免血清学反应的带现象,需要将抗原或抗体作适当的稀释.
(四)反应的阶段性
抗原与抗体进行结合,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完成,但无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可见阶段,表现为凝集、沉淀、补体结合等,反应进行较慢,需几分钟或更久.第二阶段受电解质、温度、pH值等影响.两个阶段在反应进行中无严格界限.
(五)影响反应的因素
1.电解质 特异性抗原与抗体表面均带有许多极性集团,它们相互结合而失去亲水性,变成疏水系统.此时易受电解质作用失去电荷而互相凝集,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因此,血清学反应须在适当浓度的电解质参与下,才出现可见反应.在凝集、沉淀反应操作时,一般用生理盐水或8%—10%高渗盐水作稀释,才出现较强反应.
2.温度 温度升高,可增加抗原与抗体分子运动而碰撞接触,加速反应的出现,故通常将抗原抗体混合后,放置37?C温箱或水浴箱中,保持一定时间,促进反应.温度高,加速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延长,但反应结合充分,故在补体结合反应、免疫吸附实验中,采用的低温中放置过夜.
3.酸碱度 血清学反应通常用pH6~8,过酸或过碱都可使复合物离群,pH值在等电点时,可引起非特异凝集.
二、血清学反应的类型和参与成分
沉淀反应:液相沉淀反应琼脂扩散实验 免疫电泳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 SPA协同凝集 抗球蛋白试验
补体参与的反应:溶菌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免疫粘附实验
中和反应:中和实验
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酶标记抗体同位素标记抗体
(参与成分略)
三、血清学反应的应用方式和目的
抗原抗体反应是特异性的,在应用时必须有一个是已知的,通过反应来鉴定另一个未知的.例如鉴定某一病原微生物时,多用已知抗体.诊断传染病时,对慢性病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特异性抗体;诊断急性病则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病原),如炭疽病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