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完善科学教育,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理解自然观与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般理念与方法,体察社会因素对科技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科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科技概观”;第二篇:“自然观及其变革”;第三篇:“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篇:“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第五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传播与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中医问题与思考:自然辩证法与中医问题
第一篇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二、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古希腊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一、古希腊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二、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自然观特征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近代初期科学技术成就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中医问题与思考: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自然观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
一、自然界变化过程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三、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
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系统思维及其发展走向
第三章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科学发展
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三、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
四、自然界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发展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二、传统发展观及其缺陷
三、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西天人关系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模式形成的影响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
第一节 科学认识系统与科学方法
一、科学认识的系统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过程
三、科学认识方法的性质与发展
第二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二、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
第三节 科研选题
一、科研选题的意义
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
中医问题与思考:方法一中医发展的突破口
第五章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观察方法
一、科学观察方法及其类型
二、科学观察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三、科学观察方法的一般原则
四、科学观察的局限性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一、科学实验方法及其类型
二、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第四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一、观察渗透理论
二、仪器与测量问题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中医问题与思考:传统中医为何未走实验科学之路?
第六章 科学思维方法
第七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第八章 系统科学方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