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的发展史上,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证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是一次理性的定位,一次历史的抉择。
抓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正当其时
如何甩掉“穷”帽子?究竟靠什么加速发展?
苏北为此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艰辛的探索。
曾经以苏南为榜样,星罗棋布地搞乡镇企业,然而,经过一轮又一轮市场竞争,大多惜败下来。
曾经转向争取国家投资,也先后兴办了若干或大或小的项目,不过,最后成长和成功的屈指可数。
曾经把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作为最重要的产业选择,但是,事实证明它的牵引力是有限的。
把脉这些“试错”的历史影像,经济学家沈立人如是评价:“这有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认识和努力的不足,不该怨天尤人”。
而今,选择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并坚定不移地将之作为第一方略,正当其时!
苏北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江苏转移,随着沿江开发的推进,这种转移正呈现跨江北上的态势;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经过多年努力,苏北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变化,这为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低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宏观调控的“紧运行”下,苏北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等优势日益显现。可以说,加快苏北振兴的火候已到,加速苏北起飞的基础已经具备。
着眼全局,省委、省政府顺势而为,作出了“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的重大决策。在全省加快振兴苏北大会上,“苏北弱就弱在工业经济规模偏小。抓住了工业化,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克服了‘先污染后治理’老路,避免了代价大、后患多的发展结果。这更让苏北发展一步站到了高起点上。”淮安市长樊金龙说。
2005年,悦达集团成为江苏省江北地区第一家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的地方企业集团。省委书记李源潮称赞悦达汽车是“江苏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开得最鲜艳的花朵之一”。
也是这一年,苏北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0年的26.4:41.6:32调整到19.7:46.4:33.9,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苏北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发展大规律,实现了一次会心的“契合”!
工业化进程“加速度”,五市同唱一首歌
走进苏北,纷纷进驻的一批又一批大项目,井然有序的一个又一个开发区,无言述说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度”。
2005年11月26日,苏北国际交流合作会议。4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7亿多美元,投资领域从先进的通讯电子到精密机械,从环保造纸到盐化工开发,一个个旗舰型工业项目落户苏北。而这一幕,仅仅是苏北工业化提速的一帧“剪影”。
大项目推进,开发区升级扩容,苏北五市同唱一首歌。截至目前,苏北地区各县区都有自己的开发区,省级以上开发区为41个,其中三分之二是今年新批的。
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亮点纷呈。连云港,新批外资项目93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引进的项目实现了单个体量、整体质量和科技含量的“三高”态势。
徐州,多晶硅光伏电池、尚德太阳能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开工建设,使在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达到97项,总投资310.6亿元。
宿迁,引进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22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49.32%;全市千万元以上竣工项目73个,总投资额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64.5%。
大项目必有大产出。今年上半年,作为苏北发展的“最短板”,宿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5%,位居全省第一。徐淮盐连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则分别同比增长22.1%、19.7%、23.1%、24.5%。
工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应验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法则:工业化是投资的乘数效应。工业化产生了农业所无法比拟的牵引力。
——以工业富民。去年苏北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增2120个,带动就业67万人;今年仅一季度,苏北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带动41.9万劳动力实现就业。像淮安源通帽业,更是做出了“一顶帽子解决万人就业”的大文章。
——与城市化互动。2005年苏北城市化水平已达39.5%。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进程中,城市成为“大赢家”。在连云港,临港工业的谋篇布局,正让这座滨海城市在城市形态上发生“惊人的一跳”。
要速度更要效益,科学发展融入工业化进程
在苏北新型工业化的大舞台上,有一个长袖善舞的“主角”,这就是南北合作。
今年8月1日,苏州宿迁共建开发区正式启动;8月2日,江宁淮阴达成初步意向,联手共建开发区;8月7日,常州盐城两市确定,将在大丰和阜宁共同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日,无锡徐州两市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原则协议》;也是在这一天,连云港与昆山磋商开发区挂钩对接……如此高效、高频的南北对接,前所未有。一个地区的发展,由此植入另一个地区的“人脉”。
在宿迁发展的进程中,苏州的“贡献度”值得大书一笔。截至去年,苏州已向宿迁转移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64个,这些项目大多已成为宿迁的利税大户;张家港(宿豫)长江润发工业园,今年总产值有望达到8亿元,受其带动,仅张家港客商在宿豫开发区建立的企业就有42个,总投资额超20亿元。
这是一次悄然的“华丽转身”:南北挂钩从当初的扶贫资助,发展为今天的园园合作;这更是一次无可限量的“化学反应”:南北联袂,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
“大马拉小车是蚀本,小马拉大车是超重,只有让骏马拉起快车才是最优。”这是苏北干群对新型工业化的形象体悟。在速度与效益的“倒逼”下,产业集群、要素集聚与资源集约,成为苏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自觉诉求。
盐城目前已形成了以东风悦达起亚、中大集团为生产龙头,2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核心配套的产业群,同时,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纺织、不锈钢、化工等10大重点产业群。去年该市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亿元。
“板材之乡”邳州市,书写了“一木成林”的产业奇迹。去年10月,国内有名的家具制造商金凤凰家具集团投资5.6亿在这块“风水宝地”建起亚洲最大的“高端家具制造、研发、展示、销售中心”,200亿元家具产业园呼之欲出。目前,邳州人造板产业已跻身我省重点发展的20个产业集群的行列。
苏北在敞开胸怀的同时,也在清醒地拒绝——
去年,一家境外投资商想在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投资近百亿元,建一个大型造纸企业。淮安市委、市政府为此多次论证,三次召开现场会进行推敲,仍然无法取舍。后又专门由副市长带队,到境外实地考察。当了解到该项目投产后,制浆污染难以解决时,淮安市忍痛劝退了这个极具诱惑力的项目。提及此事,市委书记丁解民坦言:“我们不能眼红眼前的收入,将来的污染治理花掉的绝不止这笔钱,它对老百姓健康的损害,更不是这笔钱能弥补的!”
科学发展观润物无声。放眼广袤的碧水平畴,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正在苏北大地上豁然延伸。(金伟忻 陆峰 李扬 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