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2022-03-20 综合 90阅读

永乐迁都于古于今都议论纷纷,永乐一朝批评声就不断,现在仍然众说纷纭。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北京“这一宏伟都市远离它的经济源泉,维持这一中心所用的人力和物力在明代灭亡和在帝国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消耗着政府的收入和人民的财富”。另朱棣身后继立者明仁宗也曾复北京为行在,修茸南京皇城,甚至在遗诏中也说“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那么,为何明成祖迁都北京?

首先,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首都,庞大的人口、庞大的帝国部门开支,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物资,即使有大运河南北通航,其运输代价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拿南京和北京相比,完全吊打北京。南京有长江天险,前面还有黄河、淮河两道防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南京地处江浙富庶地带,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海运也是杠杠的。完全符合那个时代帝国中心的标准,反而北京是边城。李自成攻破北京、清军入关,为什么南明政权会很快地被灭,因为北京作为200多年首都,政治人心都在北方,南方长期不受重视,人心不稳,将帅不和,都是深层原因!

比如,以日本为例,他想入侵中国,朝鲜就是绕不开的,必须先从朝鲜下手。这就是他的麻烦。而作为宗主国,在国力强的时候,比如唐朝明朝和本朝,面对朝鲜出事,就可以直接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藩国遭到入侵的时候,恰恰赶到中原王朝弱势时期,譬如清末,那也可以谈谈,实在不行就得卖队友了。藩国的价值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得以最充分的体现。中国几千年的布局基本就是这样的:以藩国部署在最前方,作为警戒和缓冲,其后是中原王朝的藩王大将率主力守国门。而天子坐镇京师,保持天下人心的安定。

其次,即便在朱元璋时代,把北元赶回了老家。当时,蒙古仍然是大明的头号强敌。从洪武一直到万历年间,出现了努尔哈赤的后金,才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战略方针。不再是以北京、大同为主的防线,而是以山海关、辽东为战略要地。所以,朱棣有必要亲自镇压北方,正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当然,明朝初期百年充分说明了战略是对的。

再者,就是海权,这种事不能以后来者的身份去揣度当事人的决定。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站在他的位置去想,威加四海是正确的。毕竟,不管他本人如何确信,都无法改变他篡位夺权,位置来源的非法性。那么,在上位后搞这样的大新闻,是有必要的。换句话说,以当时朱棣的心态和其对大明的自信,压根就没有当海上霸主的心思。

有人说朱棣由于以“清君侧”名义发起“靖难”之战,非法篡夺了皇位。因为心虚南京这块是非之地,才急冲冲将首都迁往他当燕王的封地北京,纯属一种“自私”行为。这只是一种臆想猜度,贬低朱棣的政治智慧和宏图大略才能。朱棣一生用四件大事确定了他作为伟大帝王的历史地位,这就是;首开中国大航海;迁都北京;编制“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突破长城篱笆,北剿外敌奋斗终生。其中,迁都北京对今天中国的意义重大,是朱棣、乃至是整个明王朝最大的历史功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