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说,德意志的主体民族日耳曼人原本就是勇猛的战士,他们在二千多年前成为罗马帝国的大敌,几百年间屡屡冲击罗马帝国的防线,并在公元5世纪灭掉西罗马帝国,占领几乎整个欧洲。9世纪法兰克帝国三分之后,其中的东法兰克(即德意志)位于中欧,不断与各个方向的势力打仗,也一直是欧洲武力最强大的国家。德国人的尚武古已有之。
从狭义上说,现代德意志的军国主义来源是普鲁士精神。普鲁士位于今天波兰西部,本是13世纪德国条顿骑士团征服的土地,可以说原本就是一群军人建立的国家。17世纪开始的几任普鲁士君主都大力扩建军队,并且通过战争扩张领土。1713年继位的“士兵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大力征税,自己吃糠咽菜,把每一个铜板都用于扩军,军费开支达到国家收入的85%以上。当时普鲁士只有224万人口,居欧洲第13位,军队竟多达8.5万,居欧洲第四位。人们说,其他国家都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士兵王”对这支大军进行严酷的军国主义训练,严格操练和残酷体罚。他的这种教育,让普鲁士士兵对上级“死尸一样的服从”,同时要求军官明白“为国王服务是最大的荣誉”。他甚至经常自己操起棍棒来教训犯了错误的士兵。同时他又把新教中“虔敬派”的宗教思想用来给官兵洗脑,教育官兵要勤勉奋进、吃苦耐劳、严守纪律、忠君爱国、勇于赴死。他的洗脑非常成功。普鲁士军队尚武的精神就此得到固化,甚至成为普鲁士整个民族的精神特点。
此后,士兵王的儿子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王)进一步扩军备战,并且发挥天才的军事才能,在七年战争中以普鲁士一国军队,抵挡了俄、法、奥三大强国的围攻,树立了普鲁士欧陆列强的地位。又过了一百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王国通过三场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各邦,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精神也就成为德意志精神。
在一战中,这种精神促使德意志绝大部分民众狂热欢呼战争。不过经过漫长的一战,德国人的战争狂热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此后,二战时德国人的军国主义思想与其说是本能的战争渴望,不如说是长期养成的服从精神以及对一战战败后凡尔赛和约宰割德国的愤怒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