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活水平高于大陆不假,但是不是像你说的高很多。按照世界银行的算法我们人均1500美金,台湾人均14000美金。可是按照货币的购买力评价法计算看看,差距没有那么大。我们沈阳在大陆算比较一般的城市了,买一听易拉罐可口可乐1。8元人民币,在台湾25台币;在沈阳一碗加州牛肉面6-7元人民币,在台湾是80元台币等等。
人民币和台币的汇率为1:4,即1元人民币是4元台币。沈阳的人均GDP目前是3500美元左右。所以虽然台湾人均14000美元,但是按购买力计算和我们沈阳差不多。而且在我们辽宁省内,很多城市都高于3500美金的水平,比如鞍山人均GDP3800美金,盘锦6000美金,就连海城这样的县级市的GDP都超过3500美金了。
如果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没法比。和大连、青岛、苏州、南京、杭州、厦门、天津等也没有可比性,估计台湾的人均GDP也就是沈阳、长春、西安等城市的水平。至于人民生活水平,我觉得物质上的好像差距不大,所以台湾佬没啥可牛X的。 倒是我觉得台湾人有些优点可以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台湾对中华文化的继承比大陆好;台湾人的社会责任感好于大陆;台湾人的平均文化程度高于大陆。
除此之外,其他的就没什么值得我们大陆人尊敬的了。由于台湾是一个小岛,这种岛民根性,台湾人的意识很狭隘。包括台湾的知识分子在内,他们视野也很狭小,考虑问题也很偏激,狭隘。比如,余世维的讲座我们看的人很多,有些观点就没啥值得称道的,我们中国大陆很多优点就没有被很好的展现出来。
台湾人总是认为大陆穷,我觉得看看发展,也许十年之后,这种差距就不算啥了。 台湾的领导人选举好像是小丑表演,不管是G*M*D还是M*J*D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选举,不择手段,有时看到他们在台上痛哭流泪,有时拜票竟然给选民下跪,简直就是小丑,而且哪里有一点做为领导人的尊严。
简直就是一群无赖在表演,根本不值得尊重。而且有的年龄就是30几岁,还不到40岁,哪有阅历和能力为百姓服务? 记得在80-90年代,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年一定邀请一些香港的演员参加,有些大牌演员我们大陆请不动,人家根本就不来。比如谭咏麟1990年在春节晚会就是预先录制的“水中花”,在晚会上播了一下,算是给大陆百姓一点面子了。
可是现在看看,谁最当红,我们就点名让谁来,很多没红起来的根本就来不了,我们央视不给机会。台湾人自己感觉台湾很牛X,如果各方面比一比,没啥了不起的。再有十年看看,估计台湾人会排队到大陆找工作,你们信不信?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入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
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
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
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1960年的32。3%增至1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1986年至今) 自8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
8%下降到1995年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8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年,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
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