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10],至17世纪中叶始有其他民族大量移入;其中汉族移入后同化部分原住民族,并最迟在19世纪取代原住民族成为台湾的多数民族。自有信史记录以来,台湾历史上曾经历荷西统治时期、大肚王国、明郑时期、清治时期、日治时期等多次政权递嬗,最近一次为1945年10月后由中华民国统治。1949年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的有效统治范围限缩至台澎金马与南海部分岛礁,使得台湾地区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领土,并延续至今。
历经日治时期所打下的现代化基础、以及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运用美援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建设,台湾自1960年代起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突飞猛进,缔造举世闻名的台湾奇迹,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之后在1990年代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目前无论人均所得或人类发展指数均具世界先进国家水准[11]。台湾拥有蓬勃的制造业及尖端科技,在半导体、资讯科技、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执牛耳。贸易方面主要透过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经济发展上以高科技产业与服务业为中心,亦朝向文化产业及观光业发展[12]。随着解严以来政治上的自由化与民主化,以泛蓝与泛绿为首的政党政治、统一与独立争议、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台湾逐渐脱离过往戒严时代形塑的大中国史观,发展出以台湾为中心的多元文化主义[13][14],使得台湾文化呈现多元并立、兼容并蓄的面貌。
香港:历史始于超过公元前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居住于华南地区沿岸岛屿的原住民,其后被秦朝纳入中国版图后,踏入了信史的开端。在往后的千多年间,香港就已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捕鱼及产盐之处。其后大英帝国在香港建立英国殖民地而成为了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经营鸦片贸易为主,随后发展成为东南亚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中转站[1]。随着1949年中共执政至改革开放前,东南亚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渐由贸易港口转型成制造业城市,再次在东南亚排华后不停吸收华人资本,与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一同成为以世界各地华人资本为主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英国在香港建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此行政区域的概念,惟“香港”已经不仅再是一个小渔港,它属于广东沿海的一部分,跟华南航海史和海防有密切的关系。而“香港”这名称,最早是出现在明朝的《粤大记》上,位置为今日的鸭脷洲。
澳门:历史是指澳门范围内由史前时期到2000年代澳门的地理、面貌、事物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变迁。自有史记载以来,澳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自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抵达澳门以来,澳门便成为东方其中一个重要的港口,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门径、西方与华人交流的窗户。澳门是欧洲在中国的第一个据点,亦是最后一个据点,长达442年的占据,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门这座城市本身独特的个性,以及丰富多元历史文化。
在葡萄牙人抵达澳门之前,已有华人渔民和农民在这里生活。南宋末年,宋元两军曾在澳门附近的水域(十字门)展开水战。自1557年起,葡萄牙人便对澳门逐步占领[1],迅速地为这片靠近珠江口的土地带来繁荣,并使其成为一个有规模的商业城市。澳门是欧洲在中国的第一个据点,亦是中国、欧洲和日本之间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葡萄牙人带来了极大的商业和战略价值。
开埠以来,澳门这片弹丸之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甚至当时的欧洲列强,荷兰、英国等,也试图对澳门进行过几次的占领。澳门的发展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达到了颠峰。但进入了十九世纪后,由于邻近的香港被英国占据及开通,澳门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便开始被香港取代并快速下滑。尽管如此,1865年的澳门仍建成南中国海岸的第一座灯塔——东望洋灯塔。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王国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官方认可了葡萄牙永久占领澳门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