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http://www.wjbnsy.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92
===========================================================
发掘创新潜能
单位: 湖南省武冈市教研室 作者:石立山
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中学化学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现象,开发智慧潜能,触发创新思维,归纳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一、培养化学思维,引导创新思维。
化学思维体现在诸如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变化与条件、共性与个性以及实验与认识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分子概念的教学中,通过“碘升华”的演示实验,欲使学生认识“升华”这种宏观现象,必须运用化学思维方法,到微观世界寻找原因,引导得出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求知物质的性质,从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引导创新思维。
二、激发好奇而质疑,促进创新思维。
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节点,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如瓦特因对蒸汽冲动水壶盖好奇而质疑,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狗流唾液好奇质疑,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我们用“魔棒点火”、“海底世界”等这些奇异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疑窦,常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索、去揭示“奇”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在白热化的思考中进发而出。
三、培养讨论习惯,触发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讨论,这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有如激流奔放,甚至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如对习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讨论,化学实验步骤最优化的讨论,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的讨论,以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讨论,均能吸引学生思考,拓宽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变换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1.加强逆向思维训练。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一般均习惯于正向思维,一旦问题稍有变化,学生的思维定势就成为解决问题的羁绊。如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加入某物质后引起颜色变化,学生能迅速判断出使颜色变化的物质。但如果题给出的信息为颜色早已变化,且未加入任何物质,学生一般难以跳出常规、变换思维角度进行逆向思维。
2、口强联想思维训练。联想就是指在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问题的时候,寻求多种途径探究问题,从不同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善于联想是创新的关键。学生联想越广,驾驭知识的能力就越强,由此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加强了思维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推理、想象和求异创新的能力。
五、设计探索性实验,培养操作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欲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应将一些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重新设计成探索性实验。
如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成教师指导下学生探索式实验,采用“实验——分析——讨论”的程序组织教学,将学生分小组按反应物的不同比例进行实验,并设计一系列问题,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去分析、讨论,学生很有兴趣,思维活跃,主动发言甚至发问。这样设计,既具有探索性与启发性,又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启发和活跃了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设了情境,提供了条件。
六、寓审美能力的发展子创新能力的培养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靠理性方面的教育,还需要靠美育这种感性方面的教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化学教师只有最得体地把化学教学艺术因素表现出来,才能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化学学科中的实验美、理论美和应用美。当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合挂图、投影介绍大自然变化的杰作——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而构成的壮观景象时;当教师用动听的语言娓娓叙说化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至取得的辉煌业绩时;当学生看到教师构思精巧的板书和计算机屏幕上电子云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当学生在探求新知、寻找规律时获得意外成功的惊喜,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突然产生的灵感所带来快乐时,无不感受到美的熏陶,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它可以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获取创新能力的巨大源泉。
(摘自《人民教育》2001-5第30页)
==================================================================
发掘学生潜能 促进主动发展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从“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质疑问难、呈现结构”三个层面,剖析了发掘学生潜能,促进主动发展的载体——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调动学习主动性、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文章还借助案例,力求突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通过执教者为学生创造民主、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目标具体阐述出来。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教案)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构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笔者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与同行们商榷。
一、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换言之,就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面的扩大和活动量的增加。
首先,是保证时间。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乏味的“填鸭”,教师垄断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的讲解或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学生基本上“接受式”的,唯师命是从。“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改变以往的教学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最好能达到2/3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练习、讨论等,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许多课堂上执教者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委实花费不少心思,花样迭出,却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给足时间。如小组讨论,教者一个问题抛出去,四人小组匆匆忙忙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刚进入正题,讨论正酣,眼看计划的时间已到,执教者一声令下,停止讨论,开始交流。这样一来,难免流于形式,落入俗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能主动活动的时间保证,还要懂得为学生创造机会。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他们在表演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得入木三分。在教学中就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表演的机会,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学生们都很喜欢《老公公》这篇课文,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扮演“老公公贺新年”,边读边演,学生兴趣盎然,把老公公的“拱拱手,弯弯腰,祝福大家新年好”、“脚下一滑,摔了一跤”表演得像模像样,当表演到“胡子眉毛都掉了”时,学生个个苦着脸,急得又摊手,又跺脚,表演到“逗得大家哈哈笑”时,学生有捧腹,有弯腰,有拍手,有跳脚,把个假“老公公”贺新年的情景表演得淋漓尽致,学生表演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整个课堂显得趣味横生。
其次,是留有空间。要想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就要优化课堂结构的组织形式,给学生留有充裕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强的年龄特点来组织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受、经验来学习。如《落叶》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课文,作者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甲虫、蚂蚁、小鱼、燕子和落叶玩耍的情景,富有童趣,受到学生的喜欢。我把这视为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时机。课上,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秋意浓浓的校园里,在金色的草丛里,在枯黄的落叶堆上,孩子们睁大眼睛寻找着、发现着,不时雀跃着报告“新”的发现:“七星瓢虫把落叶盖在身上当被子呢!”“毛毛虫把小草顶在头上当蝴蝶结呢!”……课堂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扩展到整个美丽如画的校园,学生身心舒畅,在和大自然亲近时,各种生动、丰富的语言在不经意间人人都学习掌握。更出人意料的是,有的学生对课文中“燕子把落叶当作电报”提出了异议,“传真比电报更快,秋天到了,燕子得快快飞去南方过冬呀”。此时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案剧”主演的舞台,学生不再是“观众”与“听众”,师生互相感染,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此时,我们师生已“不只是教与学,远在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总之,课堂教学不受时空的局限,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使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意见、结论,学生乐学了,爱学了,这不正是“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主动学习”的具体体现吗?关键是教师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教参”,挑战已成习惯的各种方法,多研究学生,只有教学生想学的,想学生所想的,走进学生,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二、鼓励质疑问难——调动学习主动性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常常因遇到不熟悉的情况产生困惑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叶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强调:“我们要把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比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我引导学生质疑:“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一个说:“读了课文,我觉得公鸡并不美丽。”一个争辩说:“我觉得公鸡确实很美丽,你看它那大红的冠子,花白的羽毛,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丫,从头到脚都十分美丽。”一个反驳说:“它从来不干对人们有益的活儿,到处游荡找人比美,还谈得上什么美?”对方毫不示弱:“那课题为什么不改成‘臭美的公鸡’呢?”我适时点拨,学生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课文作者表面上是在渲染公鸡的外表美,而实际上是要赞美公鸡“知错就改”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如果课题用“臭美的公鸡”,显然既丑化了公鸡的形象,又违背了作者的初衷。通过诸如此类的质疑问难,既使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充分调动了他们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三、呈现结构——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
叶澜教授指出“要让学生确实能做到主动、独立地学习,十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即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结构。”教学中,要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重要任务,先学后教,先尝试后指导,让学生直接感受,并领悟运用。如识字方法的渗透,我先以一个字为例,从音、形、义三方面,明确指出识字的四个步骤:一拼,拼音节,读准字音;二数,数笔画,记住字形;三说,说笔顺,认真书写;四想,想意思,组成词语。让学生了解识字的学习过程,随后,运用这个过程同时学几个字,边学边说,边用铅笔在田字格里描写生字,并在田字格右下角写上生字的笔画数,以便交流。交流时,学生除了要说清楚要完成的内容,还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记住这个字形的好办法,生字可组成的词语,用生字练习说话……在这个阶段老师指导,同学互相帮助、提示,进入半独立学习状态。叶老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当学生领悟、掌握了识字方法结构时,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能在课堂上共同自主地学习生字。要是我们能充分挖掘教材每一种知识类型的结构及其学习方法,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掌握,并尝试运用,久而久之,这些结构性的东西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灵活运用。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产生一种能独立学会某种知识的自豪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也正体现了叶教授“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学生的主动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用科学的教学理论
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究;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死记硬背为灵活
识记。实现课堂教学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课堂成
为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 29386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