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而得天下,为什么最后司马家得了天下?

2020-05-22 综合 129阅读

三国时期,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闻名天下,相传二者得其一可得天下。最后刘备同时拥有了卧龙凤雏,为何没有的天下?这就需要分析具体的形势和人的天命了。

一.首先分析形势,当时蜀国的面积、人口和魏国相比,是悬殊的。

蜀国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262年);魏国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蜀国人口,约110万;魏国人口约500万。

此外,在当时的内政方面,曹操从开始就相当看重屯田,到了邓艾,魏国已有“屯田之策”等,因此魏国内政相对蜀国来讲较为完善。

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天命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年龄相差不大,但诸葛亮比司马懿先走了将近20年。诸葛亮司马懿屡次交锋的结果是谁也没占便宜――蜀汉没能长久占领魏地,魏国也没能攻入西川。可以说二人打了个平手。

诸葛亮方面,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司马懿方面,总览司马懿一生,可以说,他最后的专权是被形势“逼”成的。没有迹象表明他从小就立志当皇上、称“宣帝”,他也无法预知自己死后先成“宣王”,又称“宣帝”。最初他不想做官,而被逼出来做官。做官后,起初尽管不太显眼,也有意低调,但他毕竟才能出众,而有才能、有见解总还是要表达的。于是他逐渐被重视,地位逐渐升高。司马懿同志的核心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

曹家历代君主对司马懿其实一直持矛盾态度:一方面怕他专权不听话,一方面又觉得他人才难得。一般是:面临危机时侧重后一方面,危机解除后就又想到前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若没有司马懿“曹魏”不会易帜为“司马晋”,但也应明白:没有司马懿,曹魏天下也许会更短命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