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大洋彼岸美丽的卡尤加湖畔,国际营销模型领域大师 Vithala R. Rao 教授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苏萌说:“再好好考虑一下,留在美国任教吧,你会成为一名很优秀的学者。”导师的殷切挽留、美国几所知名大学的邀约,以及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这一切似乎都没有让苏萌拒绝的理由。
“当时回国的信念非常坚定。我相信凭我所学,在祖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国的数据建模、量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苏萌回忆着曾经的选择。2006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成为在营销建模研究领域从美国常青藤院校博士毕业归国第一人。
在北大耕耘多年,获得了斐然的研究成就,课题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为营销模型领域学术带头人的他,再次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辞去教职,投入到艰辛的创业中。
如今,在苏萌带领下创立八年的百分点,已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袖级企业。
在百分点的办公室,这间曾经到访过许多国内泰斗级的科学家、院士、经济学家以及世界知名企业领袖的朴素房间里,记者见到了身着藏青色运动T恤,带着自如、理性和谦和气质的学院派CEO苏萌。
康奈尔大学里的铁人三项中国学生
在苏萌的办公室里,吸引记者目光的除了书架上家人的照片,还有角落里数枚马拉松和铁人三项奖牌和比赛照片。上面那个黝黑瘦削但结实的年轻人在一群高大的白人中间非常显眼。
“那时候可瘦啦!”苏萌爽朗地笑着说:“我是在康奈尔大学开始爱上铁人三项的,当时学业的压力非常大,需要一项运动让我投入和释放自己。”苏萌很喜欢这项运动对人的极致投入、极度自我挑战的要求,“这并不是一项跟别人竞争的运动,而是一项有着明确目标,并且需要不断自我突破的项目。全马与铁三的后半程不是靠体力而是要靠意志力完成的”。
“苏教授是典型的摩羯座,极其坚韧,有非常强的信念和目标感。”苏萌曾经指导的博士生这样评价。
苏萌出生在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父母给了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不对他成绩有过多要求,反而常告诉他,他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完善自己,自然会散发出自身禀赋和特质的光芒。“我很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轻松自由的生长环境,让我从小懂得独立和坚持。”苏萌说。
1997年,告别哺育他长大的黑土地,苏萌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开启了他八年的留学生涯,先后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和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期间,他还担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组织了多次校内与校际大型活动。
谈到营销建模博士学位,苏萌介绍说:“这是个复合型专业,主要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量化模型分析,从而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变化进行预测。另外,我坚信数据科学对未来的商业和社会都极具价值,在各个领域都会有非常普遍的应用。”
这个专业的竞争近乎残酷,当年全球只招3个人,博士第一年之后还会淘汰一个人,而且额外需要参加并通过康奈尔大学统计系或经济学系的博士生资格考试,论文答辩也极其严苛。“掌握了方法,抓住学科的精髓便会轻松许多。”最终,这位聪明又异常勤奋的中国学生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人生有的转折是偶然触发的。博士毕业前夕,无意间的一次浏览论坛,便是“琅琊榜上募英雄,英才万里识归路”。
当时北大正在全球招聘海归教授,苏萌从两百多位世界知名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北大思想自由、包容开放、公正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次招聘面试的结果由教授匿名投票决定,我很幸运成为那个唯一被聘用的人。”再度谈起当年的归国历程,苏萌这样说。
在北大的前三年,苏萌每天重复往返于办公室、教室、宿舍之间,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态。“那时候颇有点身在桃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味道。那几年我几乎没去过北京的任何一个景点,每天就是教书和做研究。”回忆起往事,苏萌仍然颇为感慨。
耐得住寂寞,看得淡繁华。沉浸于学术研究让苏萌孕育出多篇数据科学领域的论文,相继在国际知名刊物和国际性论坛上发表。他著写的《个性化:商业的未来》中关于个性化超市、个性化媒体等领域的大胆预测,在今天看来仍旧非常具有前瞻性。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苏萌代表中国学者发表了《大数据商业革命》的主题演讲。北大任教的第五年,他担任北大研究中心主任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这也是领域内第一个国家级的大数据重点项目。“作为一个刚毕业五年的青年学者,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责任。”苏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