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2020-04-30 教育 60阅读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经验交流、思想感情的表达、工作任务的布置、新闻时事的传播、亲人朋友之间的闲聊等都离不开口头的表达。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般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抓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招聘会上因不善推销自己而遭受冷遇吗?还有的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关,却由于面试时不太善于交际而与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过。教师要通过适当举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现实需要,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其次,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具体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模拟、悬念、假想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入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演中说,在说中想,做到边说、边想、边演,还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联合起来,让学生公平的竞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说话训练也是如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训练机会, 我在所任课的班级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的活动。“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它怎么了?它对什么事感到为难呢?为难的时候又怎样做呢?这时有谁听见小鸭了的呼救声?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了吗?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学生从会说到爱说,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兴趣非常高,说话气氛也非常浓烈。但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大方, 口齿清晰、语言简练流畅, 语气语调要有所改变, 力求做到讲故事时声情并貌。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要即兴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采用一些比较有激励的话, 如:“你好棒!加油”“很好, 你说的非常好,下次会作得更好!”“你又进步了!加油!”等, 多鼓励, 多表扬胆小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创设宽松、愉快的说话气氛,增强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课前三分钟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的兴趣, 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阅读课上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的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2]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3]所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仅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课文,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1、利用插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插图往往易被师生忽视,很少把它们和文章内容融合在一起。其实,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于“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领会插图的艺术感染力,使他们直接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来领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如《草原》一文中,要求学生理解“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单从字面上看,小学生难以明白。我让学生先看插图,再根椐问题练习说话:看着图中热情的草原人们,假如你是游客中的一位,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跟草原人们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此时此刻,我真舍不得离开美丽的大草原,舍不得离开热情好客的人们。时间啊!快点停下来吧!让我再多呆会儿!让我再多看一眼这美丽的大草原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们。”有的说:“今天,你们辛苦了!快回家吧!你们已经送了很远了,你们就是一步不送,我们也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欢迎你们有空到我家乡来,我家乡风景可美啦!”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使学生体会了句子含义,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2、利用课文空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记叙文在构思过程中,总是对有关的内容作选择与剪接。因此,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刚从海上打鱼归来的丈夫,但桑娜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沉默”了。桑娜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了省略。这正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师于此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说话训练。3、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二年级上册的《三只白鹤》,我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三只白鹤中的一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一个办法解决。然后同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由于学生阅读的能力不一样, 所提的问题深度也不同。如果简单的, 我就请已经明白的同学回答释疑;如果是较难的, 我就组织同学一起讨论, 再总结。这样,通过互相质疑、互相讨论,在充分交流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在课文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某个细节,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运用语言灵活地表达出来。如《将相和》一课,结尾处写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什么叫负荆请罪?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并让差、中、良、好不同水平的学生说一说。尽管是同一个意思, 但表达的言语却不一样, 差生的语言罗嗦, 有毛病;优等生的语言简洁优美。通过交流,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自己的语句的毛病, 同时也学习了别人的优美语言。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那些富有戏剧性的课文,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编课本剧,在课堂上当堂表演。例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课文《晏子使楚》,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排课本剧。学生有的扮演晏子,有的扮演楚王,有的扮演接待的人,有的则扮演武士等等。通过表演,生动再现语言,营造民主、平等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这样不断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6、在复述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述课文是口语交际练习的好方法、重要方法。复述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记忆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促使学生吸收课文语言,发展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不妨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在复述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复述课文应注意的几点:一是复述不是背诵,要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切忌生搬硬套地背诵原文语句。二是复述不是机械重复,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适当穿插自己的想象。三是复述不是回答问题,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随意要求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复述方式给予鼓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口语训练途径。(二)、创设情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图片、投影、游戏、故事等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1、当解说员。一些以介绍知识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学完《世纪宝鼎》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艺术珍品。又如学完《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迷人的张家界》等课文后,让学生当导游向“游客”介绍令人赞不绝口的自然风光,“游客”向导游提出要求或疑问。学生有了自主的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这样的情境教学,渲染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2、扮演角色。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低,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以达到口语交际的畅通。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表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是否流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来。有些文章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趣味盎然。这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不是更有意思吗?教学《鲸》一文时,我启发学生用一条鲸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外形、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建议学生自由想象,适当扩充,并辅以动作和表情,只见一条条“鲸”在栩栩如生地生活着。这样,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又如学习《将相和》时,我虚拟这样的情境:如果当时蔺相如避闪不及与廉颇狭路相逢,廉颇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给蔺相如以难堪,造成僵局,如果你们是路过的大臣,能劝劝廉颇吗?继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升官的理由、将相同心的必要以及廉颇在赵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劝慰廉颇。待学生想好要说的话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调解他人的矛盾中,孩子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大度,更锻炼了言语交际的能力。3、对立争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渴望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从对立两方面去争辩。如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典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以“我到底应不应该把鱼放回去?”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如在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我有意抛出“你认为巴迪在成长是母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父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呢?”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争辩。在争辩中,我引导学生说话的理由要充分,训练学生说话要规范、有礼貌。例如:我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但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不同意某某的意见,我认为……。从而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了合作精神和说话能力。说话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三、让口头作文课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草原。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4]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如写《我真快乐》一文,在作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细节,并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于是,很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接着,我要求在小组当中说得好的作为代表上讲台说。结果,虽然每位学生说的场面都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有的说每天在耳旁响起的妈妈的唠叨声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生活在这么和睦的班集体中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看着作业本中一行行的红字让自己感到快乐……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真是一箭双雕。总之,现在语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就得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提高说话效率。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场所,时时都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只要我们去重视,去把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能说的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