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为什么都这么硬气

2020-05-31 综合 157阅读
说到国力强盛大家想起的首先是汉唐,但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样一句硬气的话,明朝却做到了。其实明朝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在整个王朝历史上也是不常见,研究一下明朝的历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末代皇帝崇祯也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1、明朝建立的原因
朱元璋的早期。当时是不可能和亲的,因为明朝的使命、打的旗号就是跟元朝对着干,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朱元璋北伐提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任务就是打北元,所以不可能谈什么和亲了。如果采取和蒙古和亲赔款和纳贡,那不是自己扇自己的巴掌吗,这对于一直宣言的大义也有所违背,以致于后来的皇帝也牢记这一条。
2、军事实力强大
朱元璋的后期甚至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明朝对北元以及后来的瓦剌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也就打个劫还行。尤其是朱棣没事就带着兵马打到了贝加尔湖旁边。这样一边倒的优势,自然也不需要和什么亲。即使后来的女真崛起,依然不是明军的对手,和亲赔款等那是自己不如别人,干仗打不过人家才干的,你想一想你的敌人打不过你,你还会反过来装孙子吗?
3、明朝公主地位低
明朝的公主大多嫁有点钱但绝不是阀门,尤其是不嫁当官的人家。明朝公主的地位在历史中是最低的。这样一来,以前那些要求和亲的外围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公主没啥地位,娶回来也没啥用啊!
4、道德绑架
最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明朝已经被道德绑架了。明朝自打朱元璋、朱棣们不和亲之后,后面的皇帝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毕竟明朝的文官太恐怖了,连赔点钱,谈个判或者迁个都都是满朝反对,上纲上线给你猛批一阵。
明朝必须硬气,这是大明的底线,没得商量。像土木堡之变后,于谦要死守京城,这也是赌了一把,幸亏赌赢了,不然,于谦可能就不是千古功臣,而是大罪人了。而提议南迁的徐有贞则被骂得狗血喷头,最后不得不到派出所把名字改了。
到了明朝末期,崇祯皇帝要准备迁都,避免战祸。不过,他连提都不敢提,推人出来谈,也是反对声一片。你迁都就是逃跑啊,这怎么行?我大明的脸面往哪里放?就连和谈都不行!袁崇焕就是典型例子。
所以,迁个都或者谈个判都要被喷,你还嫁公主?你就是脑子里想想都是犯罪,都是辱没列祖列宗,所以我这里大胆猜测一下,不是明朝皇帝不想和亲,解决一下北边的麻烦,而是整个皇朝已经被文官道德绑架了,在外交上根本没可能灵活化处理。
明朝文臣个个道德标兵,不准皇帝走路、谈判或者嫁女儿,可等李自成或者清兵一到,他们倒是一个接一个投降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