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2020-08-22 财经 132阅读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从心理因素角度论述经济周期的理论。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性,即经济周期。 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仍大量投资,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随即资本家对未来失去信心,造成人们的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经济危机后,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因而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
折叠产生因素
形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这种变动一般呈现。3-5年的周期性。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
(1)固定资产寿命和人口增长速度;
(2)过剩存货的保藏费;
(3)生产资本使用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