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儒学和汉朝经学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

2020-05-18 文化 301阅读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连绵不绝,其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分为三期:先秦儒家,汉代董仲舒发展的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学。不同时期的儒家关注的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只是论证方法不同。
先秦儒家,他们是用人性论来论证政治的合理性,并且这种论证是基于本体论考虑的。他们以宏观深邃的理论视角和具有现实意味的思考把人类和禽兽分别开来。到了汉代,经学盛行,人们认为大自然(天是大自然的主宰)是最美最和谐的,董仲舒就是利用这一常识来论述。宋明理学用“理”换了汉儒的“天”,用“理一分殊”代替了汉儒的“天人感应”。
先秦为儒学的发端,三位儒家大师都用人性论来论证“礼”和“德”,认为有“礼”和“德”,人类社会才能合理存在。孔子的“仁”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荀子提倡“礼治”和“法治”。孔子、荀子都提出以礼治国,孟子讲的“仁”是内心的善,“义”是人的外在行为,“智”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个“是非”当然是以义作为标准的。而只有“礼”是社会行为,前三者都是为“礼”作准备。
然而,汉代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崇奉孔子;尊孔子是“受命”的“素王”;认为孔子是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移孔子为“托古改制”;以六经为孔子作;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