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有多少种修辞手法?他们的作用,以及定义!!

2022-03-16 教育 133阅读
二、常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即“打比方”,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例如:

①湖面很大,在月亮下闪着银光,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映得特别清楚,就像神话里的一面巨大的宝镜。(明喻,用“宝镜”比喻“湖面”,突出其平静明亮的特点。)

②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暗喻,用“水墨山水”喻“层峦叠嶂”,突出雨中泰山的特有景象。)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用“厚障壁”比喻“闰土”和“我”的隔阂,耐人深思,十分形象、深刻。)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比喻——“博喻”,即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主体。例如:

④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视觉形象“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无形的“闲愁”的朦胧、无处不在、长时间萦绕心头等特点。)

(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中,把物当作人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叫拟物。其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例如:

①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作者赋予了野草以人的情感和动作,颂扬了它坚强的个性。)

②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身子长在水里”的,一般是指水里的植物,现在用来写人,显得生动有趣。)

三、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主要包括: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用具体代抽象;用专名代泛称;用表象代本体;用部分代整体;用结果代原因。其作用是:突出描述对象的某种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

①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的一个马褂,西边的一个西装。(以物代人。借两个人的穿着“马褂”、“西装”来代指这“两位老爷”。)

②“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一个折扣,怪不舒服。(以人代物。以袁世凯的头像代替银元。)

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引发联想,增强感染力。例如:

①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用“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的夸大说法,反映了人力车夫在炎炎烈日下所受的苦难。)

②那里的贫农要筹集几个钱,多么难啊!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使。(“一分钱掰成两半来使”是对节省加以形象化的缩小说法。)

五、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例如: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描绘了极其生动的秋景图画。)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上下文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里通过对仗,表现了对敌人的憎恨和对人民的热爱,态度鲜明,感情强烈。)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

六、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成串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例如:

①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句子成分(定语)的排比,用“多么”提起,连成一气,赞扬了老师人格的伟大,抒发了敬爱之情。)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四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句子排比,兼用比喻,描写细腻,状物形象,着墨浓重,语意畅达)

七、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让对方或读者去思索体会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提请注意,引发思考。例如: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本句提出问题,引起思索,让人注意。)

八、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引人深思。例如: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的青青翠竹呢?(本句运用反问,强调当年的战士们对井冈翠竹的感情之深。)

【金题解剖】

1.(2004,北京市丰台区)与“天边漂浮着淡淡的白云”一句连接,构成最佳比喻句的是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千万条闪耀的银练

C.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D.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银色羽毛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运用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要具有相似性。“天边漂浮着”的“淡淡的白云”的特点一是“白”,二是“淡”,三是“轻”。“盛开的白莲”的花朵形状和白云的形状不相似,颜色也不是“淡淡的”;“闪耀的银练”是条形的,和白云的形状也不相似;“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轻”的特点不显著;“从什么仙境飘来的银色羽毛”和“天边漂浮着”的“淡淡的白云”相似点最多,所以D项是最佳选项。

2.(2004,重庆市)“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1)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暴”比喻重大的挫折和磨难。整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能经受住重大的挫折和磨难的生命更加坚强。(言之成理即可)(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不设答案,只要所举事例与道理吻合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含义的理解。从有害的方面来说,风暴会摇动树木,但是,从有利的方面来说,风暴也会使树木得到“锻炼”,深深扎根。在人生中也有类似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深刻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不罕见,但所举实例要与“风暴”和“深深扎根”有对应关系,还要语意连贯,表达准确。

3.(2004,重庆市)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答案〕(1)C(2)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学常识和修辞知识。第(1)小题中A、B、D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色,而C项中的诗句是比喻句,以梨花喻雪,写的都是冬天的景色,所以与其他三项不同。解答第(2)小题时要注意对偶句的特点,“四面湖山”是一个偏正短语,“归眼底”是一个动宾短语,只有B项与之结构类似。

4.(2004,湖北省黄冈市)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2)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稍剪出一片春色。(3)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扩展语句和修辞知识。运用比喻手法要求我们以所选词语为本体,并选取适当的喻体组织语言;运用排比手法要求我们组织的语言中有反复出现的词语,而且类似的句子不能少于三个。

【技法解析】

一、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方法

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其一,两种事物作比较不是比喻句。例如:小玲玲长得像她妈妈。

其二,单纯的想像不是比喻句。例如:我好像又看见三十多年前腊梅那双红肿的手。

其三,表示猜度的句子不是比喻。例如:母亲觉得这个人好像有些面熟。

其四,列举例子不是比喻句。例如: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亮把积蓄的零用钱都寄给了灾区人民。

所以判断比喻句时,不能简单地看是否有无“像、仿佛”等比喻词,而应从是否构成比喻并起修辞作用上分析。

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但在借代中,借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相关点;在借喻中,喻体和本体只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相似点。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可以转换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则不能。

3.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其一,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其二,设问句后都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其三,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其四,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

二、切忌为修辞而修辞

修辞手法的运用,应该考虑语境的需要,考虑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不可为修辞而修辞;在分析评判他人语言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优劣时,也要和具体的语境,和实际的表达效果结合起来进行。

三、突出运用能力的训练

近几年来,修辞方法多采用主观性试题进行考查,常常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结合起来,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把重点放在理解和运用方面,尤其是要重视语言实践,突出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平日复习中,不必纠缠于名词术语,而应致力于培养按照要求恰当地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拓展创新】

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修改,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把“青山绿水”改为“山青水绿”或“山清水秀”。

〔解析〕本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对偶修辞手法的特点。对联通常是严格的对偶句,拟写时主要应该注意结构相同或相近;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一致,词义相同或相对。从前的对联,往往还要重视平仄相对,但这一点现在一般不作要求。原句中“青山”和“绿水”都是偏正关系,“日暖”和“泥融”则是主谓关系,所以“对得不工整”。把“青山绿水”改为“山青水绿”或“山清水秀”,变成了主谓关系,就对得工整了。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四个比喻句,有一个使用不当,请选出来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①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雾那样温柔;②又像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③又像朝阳跃出平静的海面;④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荷花飘零在水上。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使用比喻要贴切,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画横线的四个比喻句,主语都是“那声音”,很显然,第③句中跃出平静的海面的朝阳与“那声音”没有相似点。同时,这一句也使整个语段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不能谐调一致。

3.用两个比喻句改写加点的句子,做到既贴切又生动形象。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很艳丽,很夺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方法的使用。“很艳丽”和“很夺目”是“乍开的花儿”的特点,我们只要选取具有这种特点的喻体组成比喻句就可以了。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木中挺拔的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朵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答案〕(示例)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仿写句式和使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的能力。填写前一是要认真分析供仿语句的结构特点,力求所写语句与供仿语句结构相同或相近;二是要选好有关事物,以利于语言的组织;三是要注意整个语段意趣的和谐一致。

【快乐闯关】

[知识能力关]

1.(2002,眉山市)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A.父亲常说,鲁迅使他感受到的多是痛快淋漓,深刻犀利,意蕴无穷。

B.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

C.水的污染使鱼虾减少了,乱砍滥伐使山林面积缩小了,肆意行猎使禽兽锐减了。

D.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无私奉献的化身。

2.(2002,重庆市)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3.(2001,陕西省)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拟人对偶夸张

B.拟人拟人对偶比喻

C.比喻对偶排比比喻

D.拟人对偶排比夸张

4.(2002,常州市)阅读短文,然后做题。

①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造出的。②白杨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③清香的花草和缤纷的落英,是植物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的本能造出的。④钢铁般坚韧顽强的性格,是靠优异的禀赋并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⑤我们的心,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

对上文所用修辞手法及其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孔雀的美丽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B.第③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花草落英是其自身本能的杰作。

C.第④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坚韧顽强的性格的特点。

D.全段构成排比,表明了多姿多彩的万事万物是其本身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⒌.(2002,杭州市)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⒍.(2001,杭州市)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⒎(2002,淮安市)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增强了感染力。)

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诬蔑!我一辈子连见也没见过交趾支那!(运用夸张,突出了“我”诧异的程度,表明对手的指控完全是诬蔑。)

C.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运用拟人和排比,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海潮初涨时大海的各种情态。)

D.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曾经发现过吗?(运用反问,加重语气,强调了揭露贪污犯、盗窃犯的重要性。)

⒏(2000,甘肃省)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

⒐(2000,长沙市)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⒑(2000,长沙市)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创新能力关]

⒈(哈尔滨市,2003)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词语顺序可以颠倒,60字左右)

□□□□□□□□□□□□□□□□□□□□□□□□

□□□□□□□□□□□□□□□□□□□□□□□□

□□□□□□□□□□□□□□□□□□□□□□□□

⒉(2001,重庆市)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2003,甘肃省)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2001,金华市,衢州市)石间细流脉脉,_______________;林中碧波闪闪,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

A.如线如缕如锦如缎B.如火如荼如线如缕

C.如锦如缎如烟如鳞D.如烟如鳞如火如荼

⒌(2000,天津市)下面这段文字中“惊叹号”所比喻的是什么?用简明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写成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示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平台】

以动物关系作比喻

动物与动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些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与别的动物保持着某种联系,人们根据这种联系,加上适当的想像,又人为地发展了它们的关系,衍生出了一些比喻。“狼狈为奸”,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前腿极短,行动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就不能行动。狼和狈经常合伙伤害牲畜,因此,用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狐群狗党”,狐狸结成群,狗合成伙,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燕雀”与“鸿鹄”本没有什么关系,人们因其大小不同、飞翔能力悬殊,便把它们扯在一起。燕子和麻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庸俗的人不能了解英雄的远大志向。

【参考答案】

⒈A⒉B⒊A⒋B⒌B⒍B⒎D⒏C

⒐C(A项中用“一”字喻胡须;B项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D项中使用“惊醒”一词把物当人来写:这三项的判断都正确。C项混淆了设问和反问的界限,这句话无疑而问,答案已明,应为反问。)

⒑D(上句中的“写鬼”和“写妖”是两个动宾短语,它们又进一步组合成一个联合短语,“高人一等”是一个动补短语,只有D项与之结构相同。)

[创新能力关]

⒈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要描绘一个“童年”在晴朗的“天空”下放“风筝”的画面;二是在描绘时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就可以用上,语言精练、优美。)

⒉(示例)(1)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2)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

⒊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天悄悄地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⒋A

⒌浪费青春的教训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