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系类型划分

2020-07-16 娱乐 296阅读

该区发育多种构造体系,经研究发育了5 类大型的构造体系,即: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图2-1。在盆地中部发育两组棋盘格式构造,属中小型构造,但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此外,还有小型旋扭构造及弧形断裂存在。

2.1.1 纬向构造体系

该体系主要发育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部和南部,北部为阴山纬向构造体系,中部为区域东西构造带,南部为秦岭纬向构造体系。

2.1.1.1 阴山纬向构造体系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及北缘地区,发育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阴山段南部构造成分,构造发展史复杂,历经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多次构造活动,构造活动控制着广大地带的岩浆活动、动力变质带、沉积相带的展布及其构造演化。盆地内其主体分布于伊盟隆起及隆起南邻地带,黄河断裂带是该盆地与阴山带的分界。该体系总体特点如下:

(1)基底断裂带

基底断裂带自北而南见图2-2。

1)五原北-呼和浩特断裂带:该断裂带是核桃地区与天山-阴山造山带的接触带,形成于元古宙,古生代活动明显,中新生代活动强烈,断裂倾向N,倾角30°~80°,是阴山带南缘一条深大断裂带。

2)临河-托克托断裂带:该断裂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一带状断裂带,在重力和航磁异常图上均有明显反映,是异常区的分界带。

3)杭锦旗南-东胜南断裂:该断裂西起磴口西南,向东经杭锦旗南、东胜南,至大同西南,为一近EW向略向南凸弧形断裂,总体上近EW向展布。该断裂是位于伊盟隆起内部的一条断裂,是控制岩性的断裂之一,断裂以北为中下太古界集宁群,以南为上太古界乌拉山群(汤锡,1993)。

4)正谊关-偏关断裂:该断裂西起内蒙古宗别立,向东经正谊关、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南,再向NEE向延伸到偏关,总体上近EW向展布,在盆地内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西端(桌子山以西)出露地表,称之正谊关断裂,为断面北倾的压扭性断裂,个别地段表现为右行平移断裂。

(2)基底航磁异常

基底航磁表现为3个EW向正异常带和两个负异常带(图2-3),即:3个正异常带有:呼和浩特、托克托、那托克西-偏关;两个负异常带有:包头和东胜。

(3)基底重力异常

基底重力异常图(图2-4):正异常带有:呼和浩特及托克托;负异常带有包头和杭锦旗。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构造体系特征图

图2-2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基底断裂分布特征

(4)古生代纬向系

古生代纬向系表现为:阴山古陆、杭锦旗隆起及呼和浩特坳陷。纬向系控制寒武-奥陶纪的沉积,使其表现为EW向展布(图2-5)。

(5)晚古生代纬向系

晚古生代纬向系一直对石炭-二叠系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6)中新生代活动

中新生代活动较微弱,但新生代由于阴山造山带快速抬升迫使河套下沉,形成断陷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发育较厚的新生界地层。

2.1.1.2 区域EW 向构造带

中宁-离石断裂带:

该断裂带沿北纬38°线EW向展布,张福礼等(1994)称其为定边-吴堡EW向构造带,王双明等(1996)称其为北纬38°EW向构造带,实际上该断裂反映的是一个隐伏的基底断裂带。该断裂带集中展布于北纬37°~38°20′之间,呈EW向延伸,西起中卫以西,经中宁、靖边、绥德,到离石并仍向东延伸,南北宽约100km,在盆内长约300km。

在区域磁场中,沿断裂带表现为EW向展布的磁异常带。根据磁异常特征及引起磁异常的主要因素——基底岩性分析,该构造带由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基底断裂引起,可能形成于太古宙(王双明等,1996)。但在盆地内部的地震剖面中,并无明显的断裂显示,表明其后期没有强烈的活动。根据其对南北两侧沉积盖层的明显控制作用,推测其形成时代可追溯到古生代,并反映了古生代以来有特定方式的活动性。

图2-3 鄂尔多斯盆地航磁异常图

(据长庆油田,1983)

2.1.1.3 秦岭纬向构造体系

正如李四光教授指出的,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是一个经历长期反复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极其强烈复杂的挤压性构造带。无论地层走向、变质带、岩浆岩体的展布,还是断裂带、挤压带和山间小盆地等的走向,都异常明显地表现为EW向。

秦岭纬向构造带的范围在秦岭地区,一般记述的北界止于34°30′N左右,即华山山前一线。但笔者发现在这一线以北的一些构造形迹应与纬向构造体系有关。在渭北嵯峨山、老龙山、崛山一带,发育一些EW向的逆冲断层,形成于晚古生代以前,也就是在祁吕弧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长武地区附近,大体已进入“山”字型构造的盾地范围,亦有一些EW向的褶皱和断裂散漫分布。据邻省资料,三门峡附近发育一些近EW向的压性断裂。在山西晋城和阳城以南(北纬35°35′以南)地区,存在一系列EW向的冲断层,局部还见有与之平行的褶皱,认为属于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北支。往东进入河南境内仍可见其踪迹,往西被新华夏系和祁吕“山”字型所截,只在局部地区,如垣曲、平陆和中条山区内有零星出现。同时,侯马、河津一带的磁场强度平面剖面图显示有EW向的异常带。吕梁山南段太古界内,发育有EW向的挤压带。韩城西部也有EW向的构造形迹存在,和西部嵯峨山、长武一带EW向构造遥相呼应,在同一纬度区内成带出现,说明了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是纬向构造带越往北变得越微弱,并被后期形成的构造体系所掩盖、干扰和改造,使之不甚清晰。但这些构造形迹作为秦岭纬向构造带的成分存在是确实无疑的,且贯穿汾渭盆地,成为控制盆地的基础构造体系。在盆地南部,早古生代为EW向展布。

图2-4 鄂尔多斯盆地布格重力异常图

(据长庆油田,1983)

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在基底断裂、航磁、重力异常方面和沉积特征上都有清楚显现。

(1)基底断裂带

基底断裂带自北而南为:庆阳-富县断裂、陇县-潼关断裂和宝鸡-洛南断裂,这些断裂在重磁图上均有反映,断裂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活动强烈,为南倾的逆断裂,新生代反转为正断层。

宝鸡-潼关断裂沿渭河地堑北缘展布,地表多次出露,倾向ES,沿断裂具明显的重力线密集带(图2-4),但上延30 km后消失。地貌、卫星照片及磁力等也都有显示,沿断裂有温泉分布。该断裂可能形成于古生代,对其北侧的古生代可能有一定的控制。中生代时活动强烈,形成了向ES倾的逆断层,到新生代才反转为东北部兼右旋、西南部兼左旋的正断层。另外,还有宝鸡北-潼关断裂和宝鸡-洛南等断裂。

图2-5 鄂尔多斯盆地地区及早古生代构造略图

(据郭忠铭等,1994修改)

(2)基底航磁异常

基底航磁异常带有西南-潼关正异常带。

(3)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带有潼关正异常带和彬县负异常带。

(4)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的寒武-奥陶系为EW向的沉降带充填了较厚的沉积。

(5)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由于纬向构造体系的控制,显示为EW向沉降区,发育较厚的石炭-二叠系沉积。

(6)新生代

新生代由于秦岭造山带快速隆升,造就了山前断陷形成(渭河断陷),沉积了较厚的新生代地层。

2.1.2 华夏构造体系

华夏构造体系为中国东部“多”字型构造体系,主要成生发展于古生代至三叠纪中期。对古生代(特别是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和岩相带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华夏构造体系在该区的基底太古界内表现明显,为一套NE向展布的断裂和隆起与坳陷,该坳陷一直发育到二叠纪。

2.1.2.1 基底断裂带

基底断裂带自北而南见图2-2。

1)定边-榆林断裂和吴旗-大同断裂带。

2)庆阳-朔县断裂带:该断裂带呈NE向延伸,与富县-离石断裂平行,分别是古元古界和新太古界内部的断裂。反射地震资料在沉积盖层中未发现有断裂存在,从而推断该断裂带可能主要活动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

3)富县-离石断裂:该断裂亦呈NE向延伸,北起山西祁县,向南经离石、富县到永寿。该断裂在航磁图上反映明显,是正负磁场分界线,重力异常图上也有反映(图2-3,图2-4)。

据推断该断裂南北两侧的基底分别为新太古界和古元古界,因而也是控制基底岩性的断裂之一,属超壳断裂。断裂形成于古元古代,元古宙后活动微弱。可能是元古宙晋陕坳拉槽的南部边界。

2.1.2.2 基底航磁异常

基底航磁异常带为两个正异常带:陇县-延安和韩城,两个负异常带:吴旗-榆林和黄陵-离石(图2-3)。

2.1.2.3 基底重力异常

基底重力异常带为华池-兴县、黄陵-离石和韩城-临汾,两个正异常带夹一个负异常带(图2-4)。

2.1.2.4 中新元古代

中新元古代构造图显示NE向隆坳特点,预示了古NE向构造萌生。

2.1.2.5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显示华夏构造体系有吕梁隆起和延安坳陷、庆阳隆起,另外,在寒武纪,出现NE向绥德-宜川坳陷带、乌审旗-华池断隆带。这一体系在晚古生代仍有活动,对沉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图2-5,图2-6)。

2.1.2.6 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沉积相也呈现NE向隆坳分布特点。

2.1.3 新华夏构造体系

新华夏构造体系北起狼山以北,南经天水、岷山,切过龙门山西段,经雾中山,斜贯川滇经向构造带,达冕宁西侧锦屏山一带,呈NNE向地貌、卫星照片影像及构造形迹都比较清楚地显示了这一构造带的存在。该构造带以断裂为主,褶皱为次,伴有一些小型断陷盆地和构造动力变质带。从区域资料上看,该构造带北起俄罗斯奥列尼克隆起带,经外贝加尔褶皱带和蒙古的温都尔汗地区,延入我国与贺兰山隆起相循,向南经过锦屏山后,可能断续延至盐源—丽江一带,被青藏反“S”形构造所阻截,形迹不显。尽管现有资料显示其规模较小、延续性差,但确是新华夏系西部最重要的边界,也是中国东、西部构造形变分析的重要界线,深部表现为一个地壳厚度突变带。

根据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1979年编制的全国布格重力异常图,我国以内蒙古磴口—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一带为界,可划分为两个特征明显不同的重力场(区)。这个重力梯度带总体呈NNE向,宽约50~100 km。这个巨大的重力梯度带与贺兰山-雾中山-锦屏山构造基本吻合,它既是分隔中国东、西两个重力场区的分界带,又是中国陆壳晚古生代以来东、西两侧构造域的分界带,地貌、地质和物探异常基本一致,但地表构造则反映出不同区域内早期构造形迹、形体对这一构造带的干扰和影响。该构造带在中国境内自北而南可分为贺兰山-武都断隆带和雾中山-锦屏山断隆带。

图2-6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古构造图

(据赵重远,1996修改)

1)贺兰山-武都断隆带:该断裂带北起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中蒙边境,过吉兰泰、贺兰山,经会宁、武山、天水、礼县而达舟曲、武都一带,北与温都尔汗带相循,南与雾中山段相应,总体为NE25°左右,由一些次级隆起、断陷组成“多”字型斜列带,伴有规模不等的NNE向和NE向压扭性断裂和小褶皱。乌拉特后旗-狼山断隆带发育于阴山纬向带中,由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及其中的两条NNE向压扭性断裂带组成,该断裂带切过纬向带和阿拉善弧形东翼构造带。向南为NE30°的贺兰山断隆带,贺兰山东、西两侧为山前隐伏断裂,斜接复合于贺兰山经向构造带上。物探资料反映两侧隐伏断裂为电性标志层的急倾斜面或重力密度梯度带,断距500~3000m,断面陡,使贺兰山成为NE向地垒似隆起,由古生界和中生界组成NE20°~30°次级褶皱并有小冲断层群,且具逆向扭动。贺兰山两侧分别为吉兰泰断陷盆地和银川断陷盆地,盆地缺失中生代沉积,而新生代沉积达3000 m左右,断陷盆地属前古近纪产物,现今仍具有强烈活动性。沿该带地震活动强烈,称银川-吴忠地震活动带。狼山断裂带形成于早白垩世—古近纪,切割燕山晚期岩体。断裂带东侧巴音杭盖戈壁到海流图一带出露有NNE向古近纪玄武岩及NNE向排列的火山口等,应是该构造带定型时期活动的表现。

贺兰山-武都断隆带向南延入甘肃天水、武都地区,形成一组NE20°~25°的断隆、断陷带,自西向东为通渭-舟曲断隆带、隆德-天水-礼县断陷带、清水-成县隆起带。这些隆坳带间均有NNE向断裂带相分隔,其内低级序NE向和NNE向断裂发育,表明其为压扭性逆时针扭动(图2-7)。

图2-7 甘肃东部新华夏系断裂带分布图

(据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

1—断裂;2—隐伏断裂;3—褶皱

2)鄂尔多斯盆地内新华夏构造体系十分明显,自晚三叠世开始该区受控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延长组沉积体为NNE向,地层缺失线亦为NNE向展布。

侏罗纪地层展布仍为NNE向,充分表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作用。如中侏罗统直罗组和安定组残留厚度分布方向均为NNE向,两个组的缺失线亦为NNE向展布(图2-8,图2-9)。

白垩纪新华夏构造体系仍然控制其沉积。早白垩世由于吕梁造山带的抬升和贺兰山造山带的前缘沉降,造就了下白垩统东薄西厚的不对称格局,但展布方向仍为NNE向。从晚白垩世的剥蚀厚度进一步说明盆地东部抬升强烈,西部抬升远不如东部。东部最大剥蚀厚度为1600m,至盆地中部变为1000m,到西部地区剥蚀厚度为200~300m,而且,剥蚀厚度走向均为NNE向展布(图2-10,图2-11)。

图2-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各期沉积等厚图(单位:m)

(据谭忠富,1989)

图2-9 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统安定组残留厚度等值线图

图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残留地层等厚图(单位:m)

(据谭忠富,1989)

2.1.4 经向构造体系

2.1.4.1 盆地西缘经向断裂

盆地西缘经向断裂分为南、中、北3段(图2-2)。

1)南段:青铜峡-固原断裂:该断裂呈反“S”形展布于盆地西南缘,自青铜峡向南经罗山东路、炭山、固原、华亭马峡口、陇县固关到宝鸡,总体呈NNW向延伸,长约480 km。此断裂自青铜峡向北西方向延伸至盆地外围。在重力异常图上沿断裂呈现高重力梯度带(图2-4),在磁异常图上亦有清晰的显示(图2-3),少数穿过该断裂的地震沿线也证实其存在。断裂所在位置也是中国地壳厚度陡变带,其东侧属中国中部大陆壳的中等厚壳区,西侧属中国西部厚壳区,且这一断裂于新生代作为中国东部区域拉张应力场与中国西部挤压应力场的分界线(孙国凡等,1983)。属岩石圈断裂或基底深断裂,是华北克拉通与秦祁褶皱带的分界断裂。开始发育于古元古代,在中元古代—早古生代活动强烈,直到中新生代仍在活动(汤锡元等,1993)。晚古生代中期(晚石炭世)以前是华北地台与秦岭海槽的分界,断裂两侧地层发育状况及各时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名称及其接触关系等都有较大差异。晚石炭世及之后,断裂活动趋于平静,差异已不明显。

图2-11 鄂尔多斯盆地前晚白垩世以来地层总剥蚀厚度等值线图

2)中段:银川地堑东界断裂,基底断裂。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铜峡东南,为断面西倾的正断层,断距南大北小,南部断距为670~2000m,北部断距为300~800m。

3)北段:磴口-石嘴山断裂,基底断裂,北起磴口南,向南经千里山及桌子山东麓至铁克苏庙地区,被千里山断裂和正谊关断裂右行错成3段。

2.1.4.2 盆地东缘断裂

离石断裂属地壳断裂,北起托克托东,经偏关、离石,向南延伸交于汾渭地堑北界断裂,长约500 km。该断裂带在偏关以南磁异常特征可辨,表现最清楚的是兴宁—临县以南地段。该断裂在兴县以南断续出露,在离石以北表现为一系列雁行排列的逆冲断层,断面西倾(山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该断裂是鄂尔多斯盆地与山西地块的分界线。不仅规模大,而且活动时间长,最晚至滹沱纪(吕梁期)以来一直都在活动,断裂两侧有超基性—碱性的多期岩浆岩侵入。

2.1.5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位于我国中北部,跨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及北京等省、市(自治区),夹持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之间。其地理位置在东经92°00′~120°00′,北纬34°00′~41°00′之间,东西长达2000km,南北宽达900km,属巨型“山”字型构造体系(图2-12a、b)。其弧顶在天水—宝鸡一带与秦岭构造带重接复合,前弧西翼主体展布于祁连山,前弧东翼穿越山西隆褶带,与NE向和NNE向构造交接复合,脊柱与经向构造体系贺兰山南北带重接复合,东西两侧为伊陕盾地和阿宁盾地。

图2-12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带及关系图

(据周济元,1989修改)

a—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关系图;

b—几次八级以上大地震等烈度线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带关系图

2.1.5.1 展布范围和组成成分

该“山”字型前弧展布于祁连山、龙首山、疏勒南山、拉脊山、吕梁山、五台山及恒山等地,为一横亘东西,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简称祁吕弧。前弧弧顶位于宝鸡附近。宝鸡以西,构造线由EW向逐渐转变为NW向,最显著的构造形迹有华家岭-宝鸡大背斜,天水-武山断裂带及礼县-同仁断裂带。宝鸡以东,构造线由EW向逐渐转变为NE向,最瞩目的构造是汾渭地堑,其次是铜川复背斜和中条山复背斜。弧顶与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重接。

前弧西翼伸展于酒泉、民乐、兰州至定西一带,大致相当于合离山、龙首山、玛雅雪山、哈拉古山、拉脊山及祁连山的范围。由NW向的褶皱带、断裂带和夹于其中的槽地呈反“多”字型排列的型式显现出来。兰州以东,主要由前弧弧顶延入的华家岭-宝鸡大背斜、天水-武山断裂带和礼县-同仁断裂带的西段构成。兰州—临泽之间,以背斜和槽地平行相间排列为特征,并有同向冲断层伴生,自北而南依次为合黎山-龙首山褶皱带、张掖-民乐槽地、玛雅雪山大背斜、门源槽地、大通山-青石岭大背斜、西宁-民和槽地、日月山-拉脊山大背斜及循化槽地。临泽—酒泉之间,主要由重接在较老的西域系的构造带之上的大背斜和断裂带构成,自北而南依次有:祁连山主峰-走廊南山复背斜、黑河上游槽地、托来牧场槽地、托来山复背斜、大通河上游槽地、疏勒河上游槽地和疏勒南山复背斜。

前弧东翼伸展于韩城、离石、宁武至大同一带,大致相当于吕梁山、五台山及恒山的范围。由NE向的呈“多”字型排列的大背斜(或陆梁)和大向斜(或槽地)显现出来,并有同向冲断层伴生。自北向南依次为:阳原背斜、阳原南山断层、桑干河槽地、桑干河南-南口大背斜、浑源槽地、广灵-蔚县断层、恒山大背斜、百花山向斜、繁峙槽地、五台山-吕梁山大背斜及太原槽地。

祁吕贺兰“山”字型的脊柱展布于前弧北侧的磴口、银川、中宁至平凉一带,为一SN向的中部略向西凸出的狭长构造带,统称贺兰山褶皱带,重接于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之上,向北可能伸至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南侧。该脊柱由SN向的褶皱和冲断层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得来记-青龙山-平凉大背斜及其东侧大断裂和盐池-环县大向斜。

其盾地分隔于脊柱的东西两侧。西侧为阿宁(阿拉善—会宁)盾地,中生代为一个少许抬升的盾地,仅局部地区沉积了中生界,直至新生代才是一个具有较大幅度的相对下降区;东侧为著名的伊陕盾地,是一个自三叠纪或侏罗纪开始直到古近纪—新近纪长期相对下降的盆地。其内岩层产状平缓,仅于边缘带出现宽缓的褶皱或穹窿。

祁吕贺兰“山”字型的反射弧,其西翼反射弧展布于酒泉、玉门、肃北至安南坝等地,为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弧顶在桥湾之北,系由NEE—NWW向成弧形延伸的褶皱和冲断层构成。自北而南依次为:柳园断裂带及玉峰山-柳园-后红泉大向斜、桥湾-敦煌断裂带及安西-敦煌隆起带、玉门镇-嘉峪关北槽地、肃北-嘉峪关断裂带、昌马-玉门槽地。该反射弧北部伸入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向南其东、西两翼与该纬向构造体系斜接,中部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重接。西翼反射弧脊柱展布于盐池湾、月牙湖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主要由近SN向的冲断层和褶皱构成,向北在疏勒南山断裂带以南消失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于乌兰达坂山以北还有其踪迹。

东翼反射弧展布于大同、宣化、承德至秦皇岛等地,为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弧顶在承德附近,系由NEE向—NWW向弧形延伸的褶皱、槽地和冲断层构成。外弧有涿鹿-怀来槽地、狼山-旧县断裂与大古城-永宁断裂、延庆槽地、滦平背斜与雾迷山断裂带、隆化背斜和承德向斜、青龙-秦皇岛背斜、迁安-昌黎背斜。内弧有滦县褶皱带、小汤山-下苍山褶皱带、北京西山褶皱带。该反射弧北部伸入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南侧,其东、西两翼与该纬向构造体系斜接,中部与该纬向构造体系重接,另据物探资料揭示,该反射弧的成分在渤海、旅(顺)大(连)仍有踪迹可寻。

2.1.5.2 成生时代

现有资料表明,祁吕贺兰“山”字型弧形构造带在石炭纪开始萌生,晚三叠世时,脊柱开始显示。晚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该“山”字型的基本轮廓大体形成,前弧和脊柱继续隆起,伊陕盾地继续沉降,阿宁盾地少许抬升,前弧西翼出现了一系列反“多”字型槽地,为侏罗纪沉积提供了场所。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末的早中期燕山运动,弧形构造带与脊柱先后成熟,整个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最后定型。晚白垩世时,该“山”字形构造体系整体隆起。古近纪—新近纪时,前弧西翼诸槽地和阿宁盾地、伊陕盾地又接受沉积。

近期,该“山”字型构造体系仍有强烈活动,为我国中北部最主要的活动性构造体系之一。

祁吕贺兰“山”字型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往往是沉积矿产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富集地带。贺兰脊柱前身为古生代沉降区,利于生油,后期为挤压褶皱带利于聚油。东侧盾地——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构造环境稳定,即利于生油气,地层平缓,两组扭裂隙发育,也利于油气运聚,更利于油气保存。祁吕贺兰“山”字型还是我国中北部重要的发震构造之一,天然地震相当频繁而强烈,7~8级地震沿前弧和反射弧成带分布,是一个强震活动带(图2-12a,b)。

除上述五大类构造体系外,在盆地中部(相当北纬38°带)广泛发育两组棋盘格式断裂:一组由EW向与SN向断裂近直交构成,另一组为NW向与NE向断裂组成网格,其性质从断裂笔直分析,似为扭性,其控油气作用令人关注。此外,前弧与盾地之间的盆地西南部可能有旋扭构造存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