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日本的翻译就是叫哆啦A梦,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一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个解释是Dora是豆沙饼,因为豆沙饼的日文是Dorayaki。
第二个解释是Dora是野猫,因为野猫的日文是Doraneko。这种说法来自《藤子F不二雄的世界》是藤子先生自己的解释,且图文并茂,可信度较高。
第三个解释是 emon也许是“卫门”二字,因为“卫门”的写法确实是emon。
“哆啦A梦”曾出现过四种译名:机器猫、 小叮当、 阿蒙和哆啦A梦。
1、“机器猫”源自于大陆出版社的的翻译,因为它是猫形的机器人,所以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2、“小叮当”是源自于台湾版的翻译,因为哆啦A梦胸前有一个小叮当,这个名字形象又俏皮,给人特别可爱的亲切感。
3、1991年哆啦A梦刚登陆中国大陆,当时都称它为“阿蒙“,但是大家不太喜欢,所以最后”机器猫“这个称谓广为流传。
为什么最后大家广泛用”哆啦A梦“这个称谓。
藤子F不二雄病逝之后,朝日电视台继承《哆啦A梦》的著作权,并依其遗愿“希望亚洲地区统一改以日本音译,使每个不同地方的读者只要一听就知道在讲同一个人物”。
然后台湾出版社相继发行小学馆授权的《哆啦A梦》台湾中文版。电视动画播放单位华视、TVB和央视大部份于2000年代初开始亦更改了译名。至2005年,阿福、技安最后也相继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