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魏国是现在的那里?

2021-11-02 综合 233阅读

蜀国:包括四川大部(白帝城以西,且不包括川西高原,也就是四川盆地加上北部的山地),汉中盆地,北方与魏国是以祁山和秦岭为界,南方拥有云南和贵州的大部。 吴国:安徽合肥以南、江苏扬州以南、上海,湖北南部、湖南、江西、浙江、东南沿海、岭南,但不包括台湾和海南,越南北部、广西大部分也属于吴国。 魏国:包括华北、中原地区、荆州北部(今湖北省北部),山东半岛,辽西走廊(山海关位置),淮河以北全部,淮河以南的北部,外加陕西中部(西安、咸阳等地),新疆地区的大部分,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国正史称为魏朝,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于是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实力远胜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据史料记载:曹魏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

公元263年,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魏朝疆域达到鼎盛,约为450万平方公里。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

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

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

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