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蒙牛牛奶为什么那么便宜?

2020-06-16 社会 176阅读
奶牛产奶卖不出去
2015年1月19日
长江商报消息 家住徐州铜山区茅村的王二姐给我讲了她的养牛经历。她养殖奶牛有十多年了,十年前因为奶牛养殖和丈夫发生矛盾,离婚后她独自靠养牛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奶牛养殖规模最大时有14头,劳动量很大。虽然她坚持了十几年,如今她再也没办法坚持下去了。市场价不足一元钱一 斤的牛奶已经让奶农无力承受,更何况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卖不出去,新鲜的牛奶和邻居们一起食用也无法用完,很多牛奶用来喂养家里的猫猫狗狗。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大部分牛奶只能白白倒入地里当作肥料。王二姐说,由于蛋白质丰富,她每次往地里倒牛奶都要找不同的位置,要不然同一个地 点倒多了会发臭。如今王二姐家里还养着七头大大小小的奶牛,不过她说这七头也会陆陆续续卖掉,牛奶卖不出去,把奶牛当作肉牛卖掉也卖不上价格。 以往一头牛可以卖1.7万元左右,如今只能卖七八千,价格跌了一大半,而且还必须是带仔的健康奶牛。用王二姐的原话来说就是,“现在卖牛都需要排队”。奶牛产奶卖不出去,养奶牛已经失去了意义,卖牛的越来越多,奶牛的肉价也越拉越低。
在徐州铜山区的另一个奶牛养殖区,很多散户迫于压力已经将奶牛集中在一家大型的场地集中饲养。虽然是整体集中饲养,但是本质上还是各自分开 来养自己的牛,他们换来的唯一好处是,牛奶可以集中采集便宜卖掉,不至于卖不出去被倒掉。养牛的盖师傅说:“以往3000多元一吨的成品料已经喂养不起,奶牛吃的草料比挤出来的奶还要贵,吃的是草,挤出来的还不如草,是血与泪。所以现在全部是自己配的秸秆饲料,即使如此依旧是赔钱的买卖”。现在这个 集中饲养的奶牛场有三个牛棚,大约有400头大小奶牛,盖师傅说现在的奶牛已经卖掉了1/3,下面还会陆续将牛卖掉,在一旁给奶 牛做人工授精的兽医苏师傅告诉记者,虽然他并不养牛,但是现在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因为以往给奶牛做人工授精,奶农会选择做性别控制来保证奶牛 生下母牛,用以保证将来继续产生经济效益。如今很多奶农已经将奶牛当作肉牛来养殖,性别控制的精源又比普通精源贵很多,奶 农一般都不会去多花钱来控制新生小牛的性别,让奶牛受孕的目的是为了能将奶牛多卖一点钱。以往每头带仔奶牛的政府补贴已经无法惠及养殖数量较少的散户。
在徐州贾汪区石头阵村的奶农王咏家里,一只小黄狗正在大口地喝着牛奶。王咏说她不光会将牛奶送给周围的邻居喝,就连她家的小狗都有这个待遇。她家养有30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一般在500斤左右,由于附近的乳品企业今年收购量紧缩,经常是她拉一车鲜奶去奶站却原封不动地拉回来。即便是她将鲜奶冷冻除去冰渣之后的蛋白浓缩奶,奶站依然不收购。王咏告诉记者,应该是受进口低价还原奶价格的冲击,目前国内企业使用进口奶粉来还原生产的产品很多,除了乳酸菌饮料外,很多酸牛奶也是进口奶粉还原生产,用国内鲜奶的越来越少,导致国内原奶量价齐跌。进口奶粉便宜,又允许加水还原,大量企业用进口奶粉加水还原常温奶,而不收购散户生产的牛奶。因为进口大包粉的价格比较低,每吨2万-2.2万元,而国产奶粉要3.5万元/吨,每吨进口大包粉价格比国内要便宜1万多元。
就目前我国多地出现的“卖奶难”现象,农业部已经发出专门通知,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维护生鲜乳正常收购秩序之后,北京、广东、河南 、山东等地政府和行业协会频频联手,协调企业和奶农做好生鲜奶的收购。并通过各种形式做好督促工作,积极收购,善待奶农,共渡难关,力争做到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
徐州铜山区茅村,王二姐家里虽然已经仅剩下七头牛,能正常产奶的也只有三头,但每天挤的牛奶依旧没法处理。奶站已经不收牛奶,自己也没法喝完,大部分牛奶都是给自家和邻居家的猫猫狗狗喝掉,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剩余,只得倒在麦田里肥地。
徐州贾汪区石头阵村一家以养牛为主的大户,现在拥有70头牛,虽然他们和附近的乳品企业签订了合同,但是今年的价格让他们相当为难,图中这套还未启用的挤奶设备价值6万多,目前只能闲置。
徐州市铜山区附近散户被逼无奈将牛集中寄养在稍微大一点的养殖场,以确保牛奶有销路。但是价格已经不能自己做主,很多产奶量低的奶牛被迫喂养更少的饲料。饮食控制下奶牛已经是瘦骨嶙峋。
徐州贾汪区石头阵村一家以养牛为主的大户,家里现在还剩70头牛。养了八年多的功臣“牛王”孤独地待在牛棚里,剩余的奶牛都在外头放风。虽然大龄奶牛经济意义不大,但是出于感情,主人赵涵还是一直养着它们。
徐州市铜山区附近散户正在为奶牛人工授精,因为带仔奶牛可以多卖一点点钱,但是他们已经不会为了能生母牛而多花钱做性别控制授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