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只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一方面,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使中间路线最后破灭。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资产阶级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毫无疑问,这是判定各政党、各阶级以及各类社会运动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根本标准。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向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这个任务落在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的肩上。
从政治方面看,以资产阶级在维新运动、清末民初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为例,从中分析其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些都充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曾充当过社会政治革新者、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者。
从经济方面看,努力兴办近代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中国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它是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是这种新经济的组织者、代表者。
从思想文化上看,推动了思想解放。
维新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主思想传播,思想解放,推动中华民族的觉醒,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辛亥革命是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林伯渠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从社会方面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辛亥革命为例,革命政府成立后,大力整顿社会丑恶陋习,扫除旧时代的风俗
资产阶级的多种救国方案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运动,他们试图在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但维新运动仅仅进行了103天,被顽固派镇压,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绘制出一幅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但是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就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取代。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国民革命的纲领是经过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实质仍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国民革命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再次受阻。邓演达第三党政治主张,实业救国的理论等都无法实现。
抗战胜利后,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积极活动,幻想在国共两党斗争中间走“第三条道路”,幻想“要把中国造成一个十足道地自由独立的民主国家”,要拿“苏联的经济民主来充实英美的政治民主”,他们把这种模式称为“不左不右的道路”“既非国民党的路线,亦非共产党的路线”,就其实质来说,这仍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1946年1月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有关决议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似乎马上就会得以实现,但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的炮声,终于宣告了这一幻想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