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 、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这种贫血不是因为造血物质不足,也不是因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而是小儿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退,均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统称为生理性贫血。
在小儿时期,其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在各个年龄期均不同。胎儿期由于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00~7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约15~23克/分升。出生后6~12小时因进食较少和不显性脱水,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往往比出生时高些。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加以胎儿红细胞较大,寿限较短等原因,过多的红细胞自行破坏(生理性溶血),同时血容量增加,故生后10天......[展开]
小儿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 、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这种贫血不是因为造血物质不足,也不是因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而是小儿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退,均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统称为生理性贫血。
在小儿时期,其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在各个年龄期均不同。胎儿期由于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00~7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约15~23克/分升。出生后6~12小时因进食较少和不显性脱水,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往往比出生时高些。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加以胎儿红细胞较大,寿限较短等原因,过多的红细胞自行破坏(生理性溶血),同时血容量增加,故生后10天左右,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约20%。以后则下降较慢,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循环量迅速增加,继生理性溶血后骨髓暂时性生血功能降低,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肾脏)不足等,至2~3月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降至最低点(红细胞数3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11克/分升),网织红细胞降低,而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的经过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以后由于贫血本身对造血的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贫血逐渐恢复。随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约在1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