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练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2022-08-09 综合 189阅读
教练员是在运动集体中从事教学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教练员作为从事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其基本任务是指导运动训练。教练员既是训练蓝图的设计者,又是训练课题的组织者,在整个训练课中起主导作用。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论是对运动员现实状态的诊断、确定训练指标、制定实施训练计划,或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调节和修订,都是在教练员的组织与领导下进行的。教练员的知识和才能,对于训练课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练员凭借对武术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武术训练的深刻理解,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断的创新精神,组织和指导运动员,一步步登上武术运动高峰。由此可见武术教练员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着武术训练课的效果。武术教练员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一、崇高的武德修养
武德,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它修身养性,依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只有加强武德教育,才能保证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习武之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尚武为了爱国,习武为了健体,倚技逞强历来被武林人士唾弃,作为教练员首先必须让学员在了解中华武术的基础上明白习武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并用教练员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教练员抓果。这就要求教练员自身有崇高的武德修养。
二、丰富的理论知识
武术教学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涉及多种学科且科学很强的工作。武术教学既指学生的学。教练员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武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道德修养和竞技能力。
武术教学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示范为主。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教练的示范,而轻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在武术教学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教练仅起主导作用。若一味追求教练员的自身示范,而忽视了对深究生的指导。那么,这种教学就跟观摩录相一样,达不到学生体会到自己躯体在各种运动中感受与快乐,领会技术要领。因此,武术教练应努掌握武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钻研武术教学方法、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由单纯的传授型向引导型发展,引导学生从“让我学”转到“我要学”。使武术真正在愉悦、紧张的气氛中实施素质教育。
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武术是一种求真的艺术。武术技术较为复杂,变化多端。武术教学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示范为主。这就要求教练员(示范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教练员的示范动作在学生心目留下的影响越深越好。如教练员本身技术水平不高,示范不标准,就会使学生形成动作的错误定型。较高水平的教练对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均能正确地运用。教练员是否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对训练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技术上也是一个一专(专某种项目)多能(对各流汽派武术均有了解)的多面手。
四、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
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武术不仅是一种健体强身、自卫防身的技艺,它还是一种高层的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军事、美学、人体科学、心理学、仿生学、社会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武术教练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