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说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往大的说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每个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呢?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但有客观的外在因素,也有主观的内在因素,它们两者都是存在的。因此,要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我们要学会调节、控制以及改变客观的外在因素,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也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无比重要的,大学生应该成为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主人。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健康意识的确立是和很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心理健康知识是大学生增进自我了解,并进而达到自我调节的必不可少的武器。而实践也证明,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在自我调适,自我疏导方面普遍表现良好,适应能力较强,反之,那些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时 ,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任其发展,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大学生应该认真地学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可以轻视,同时也要积极地参加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自觉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书籍,上心理健康网站查询或者是收听收看有关的广播影视节目等。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自我调适其实就是调整我们的认知结构,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调节情绪,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丰富人际交往,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来进行锻炼和提高。比如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组织或者社团,可以增进我们的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增强我们的体魄。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心理,在社会文化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健康丰富的社会文化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丰富生活知识和情感,同时可以增长和发展智能锻炼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增加,只有在社会文化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自主的探索和自我的发展,在自我发现、自我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感悟,从关注其自身的心理健康。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其实是说,人们在世上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情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决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往往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反之,则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一是作息合理,二是膳食平衡,三是用脑科学,四是运动适度,五是拒绝烟酒。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不少大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后,习惯于自我的调节,也就是说,想着让自己的心理问题自然好。这是好的,但是当心里压力很大,内心的冲突激烈时,自我调适,有可能难以奏效。此时就应该积极去获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争取亲朋好友的帮助,尤其是应及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