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特殊教育与普校教育融合在一起

2020-05-02 教育 85阅读
特殊教育融合改革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正常化”(Normalization) 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潮。 核心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生活中来。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化运动。 2、“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 “回归主流”是20世纪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国家掀起的融合教育改革运动。 提倡把被隔离的特殊儿童安置到主流的普通学校进行教育,强调以“最少受限制的环境”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之回归主流生活,从而拉开了特殊教育融合实践的序幕。 3、“一体化”(Integration) 是20世纪中期受正常化思潮影响。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兴起的将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进行重组合并,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并为一轨,为特殊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教育改革运动。 4、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所有儿童应有的发展。  全纳学校是指,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从而建立一个没有排斥、歧视的融合学校。 补充: 特殊需要学生定义: 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残疾学生和问题学生)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处境不利:语言差异和地域等)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关注的是障碍学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