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BOTTLENECK)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对于所有渴望发展的女性而言,"瓶颈"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时期。
学法律的韦敏在21岁,那年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新创的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开始的几年是顺理成章的,第2年韦敏转做专职律师,第3年开始独立承办案件。接下来的第4年风平浪静。在别人眼里,女律师韦敏正越来越成熟。但是到了第5年,专敏发现自己从事的工作跟前两年似乎没有大大的区别,她开始觉得困惑了,她感到,自己正处于事业的第二个十字路口。
虹欣是从一般的会计一步一步做到现在的财务经理位置的。但是自从结婚以后,她对工作就不像从前那样积极了,工作内容也再没有变动。最近公司将另一家公司合并,人员也要重组,原来两家公司的3个财务经理只需要一个,一直安于现状的虹欣这才发现自己的竞争力跟别人比起来不强,工作也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像韦敏和虹欣现在的处境,就是“瓶颈”状态。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在初步踏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花1-2年的时间来适应环境。过了这1-2年,就是一个比较平稳、发展得也比较快的时期。但是到了第3、5年左右,他们会面临事业的第二个关键期,就是"瓶颈"时期。在这个时期,前几年那种发展的快速度变慢了,你会感觉自己在原地打转,工作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有时候还会发出一种“今不如昔”的感慨。
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一"瓶颈"期,处理得好,便找到事业新的发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在这个时期放弃了突出重围的努力,到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为什么会出现“瓶颈”现象?
“瓶颈”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跟每一个人的事业、家庭和自身的状态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看韦敏的的情况,未婚的韦敏自然没有家庭的拖累,她的感情生活也一直很顺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她的事业发展缓慢呢?我们先从韦敏的工作单位看起,韦敏一毕业就来到这家新创的律师事条所,因为刚创业不久,这家律师事务所急需人才,所以韦敏在短短一年就得到了提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家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不断地扩大,陆续进了一大批专职律师,他们当中有不少已经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有的还是从国外学成归来:另外的一些律师对房地产,金融或者证券有特殊的专长。但是本科毕业的韦敏在这几年中既没有继续提高学历,也没有注意培养自己的某一方面的专长,所以到了第5年,她就开始感觉自己停滞不前了。
韦敏出现“瓶颈”效应的原因可以说是最普遍也是最广泛的一种,就是在别人前进的时候。自己没有努力,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便会因为后劲不足而感觉力不从心。
“瓶颈”现象的另一种原因是事业目标的过于分散。闻美是个爱好广泛的女孩子,在外语学院时就是学校戏剧社的社长,分到一所中学教英文后,她又迷上了装潢设计,到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了一段时间后她跟一个朋友开始搞室内设计。 再过1年电视台音乐节目招聘策划。她又在电视台干了半年,后来嫌工作太累又辞掉了。之后她又分别在一家进出口贸 易的公司和一家航空货运的公司呆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形容闻美再合适不过了。转眼闻美都毕业7年了,同学和朋友们有的在大学里继续深造,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只有她还在原地徘徊。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种职业。都需要有一个积累和积淀的过程;如果事业目标过于分散,没经过这个积累过程。虽然暂时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薪酬和待遇,但是到了需要一飞冲天的时候,你的发展就会遇到障碍。因为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需要厚积薄发的。对于闻美来说,其实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只要她坚持下去都会有所发展,但是因为她全都半途而废了。所以她就总是在“瓶颈”的这个位置上突破不了。
第三种原因也很普遍,就是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肖萧的专业是人事管理,不过她对市场营销一直都很感兴趣。但是考虑到专业对口的问题,她还是在公司的人事部门呆了3年。最初两年倒还过得去,到了第3年,肖萧总是感觉自己的工作一成不变,毫无进展。肖萧没有想到,自己处在“瓶颈”时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干的一直不是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工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尤其是在工作上,认清自己适合干什么是最重要的,当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很认真但是工作上总是停滞不前的时候。你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了:到底我适合不适合这个工作?到底我喜欢不喜欢这个工作?一般而言,一个人不喜欢一份工作,他的业绩可能平平。虽然不见得一定糟糕;但绝对难以做得优秀。人只有在干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时才会迸发出激情,也因此才会取得巨大的成绩。
同时需要审视的问题还应该有:到底这个公司是不是适合我?我适合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等等。
与上面的例子稍有不同,有的人面对“瓶颈”状态的原因是纯客观的。虹欣的情况就是这样:本来她是一个工作很积极的人,但是结婚以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渐渐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从表面上看她对待工作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真正的变化来自她的内心,她不再把工作当成是自己实现自我的途径,而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种变化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正是这种变化使她对工作不再积极向上,也因此而遭遇“ 瓶颈”时期。
很多女性在结婚,生孩子之后不知不觉对工作的态度有所转变,失去了从前的进取心,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事业状况就有所停滞;还有一些女性是受到了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比如家中亲人去世、失恋等,在打击面前,她们首先放弃的是自己的事业,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出现“瓶颈”效应就毫不奇怪。
“瓶颈”状态是坏事吗?
吴晓枫是北京一家跨国投资公司的法律事务代表,她说;“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瓶颈’状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她的“瓶颈”期出现在7年前,那时她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青岛一个中学教数学。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和刻板的工作都令她难以忍受。她开始思考怎样改变自己的处境;“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都在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我的生活是不是就不能再改变了?”吴晓枫最后决定考研究生。她没有选择原来的数学专业,而选择了法律。艰苦的努力之后,她成功了。
其实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你静下来思考何去何从的。表面上看。“‘瓶颈’状态的出现表明事业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但是"瓶颈"时期恰恰给你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反思自己的机会。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一样有波峰和浪谷,如果一直都很顺利,没有任何挫折,一旦掀起一个大浪。跌下来,会是更大的危险。”瓶颈一时期正是二者的衔接处,它让你有时间去反思自己对事业的选择是不是正确,自己追求事业的方式是不是最恰当。从这个角度来讲,出现“瓶颈”状态不但是正常的,而且对你今后的事业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