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为什么造不出特斯拉?

2022-08-22 汽车 1141阅读

有很多朋友提到,奔驰、宝马、丰田这样的老牌汽车厂商因为有技术储备、有经验、有整套管理方案,所以做出Tesla Model S这样的汽车是分分钟的事。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道理很简单,因为汽车厂商和Tesla的思路一直是迥异的。

这里面要强调的是:同样的时间前提下,欧洲老牌汽车厂商生产一辆有Tesla Model S 80%的外形、性能、操作感的汽车是可以办到的,但如果说Copy个一模一样,甚至超达到越,就小看特斯拉这家“连续亏损”但有人执念相信的汽车公司了。Tesla Model S性能和操控的80%的确是可以凭借生产经验、倚靠技术积累解决。拿宝马举例,用一样的电池(都用松下的),采购同样功率的电机(宝马自己就做交流电机),把iDrive车载系统发力做成一个汽车版本的娱乐系统,或者直接就用Tesla的的软件控制系统,凭着这些只要有时间和钱完全可以做一辆像TESLA的车。况且他们已经有试水产品i3了。试过i3的人都知道,电动版加速性能很不错,内饰造型也很科幻(外型就不评了)但是操作感离Tesla还有不小的距离,这里宝马当然有成本因素考量(i3都卖到50万了,成本不低哦),但按照这种模式就算成本扩大一倍将80%再提高的门槛依然很高。

因为核心原因是涉及到汽车公司的核心产品理念:硬件为软件服务,还是软件为硬件服务?具体说,想达到Tesla Model车系的性能和操控度并不是硬件技术决定的,而是电控单元+电机+电池这套系统的融洽和配合度决定。其中,电控单元如何接收和下指令,电池何时释放最大动能,电机如何消化这些动能,这都取决于电控单元与软件如何配合。Tesla举全公司之力研发了一套倚靠OTA升级的软件系统,同时做了一套为软件而打造的汽车(所以很多科技媒体评论这是一家科技公司),到现在为止,一般每半个月,Tesla的系统就会有新的版本更新。这个节奏传统汽车厂商们很不喜欢,

1,从惯性来说,汽车厂商按照经验沿袭了百年的都是机械产品至上,软件团队予以配合就OK了的思路。一辆车的设计和版本升级都可以很实际的算算,每个零件多少钱,如果替换一个部件降低总体工业成本——它们的经验都来自于次,也往往受限与次。

2,是目前汽车厂商的大多采用供应商合作的模式,小到一个螺丝,大到一套系统大部分都出自供应商之手。这种模式能够很标准化的管理,长久的合作,但这个模式也有硬币的另一面:供应商反馈速度和迭代能力不及自有团队。

Tesla曾经官方表示:供应链的把控最重要的是话语权,能自己做的一定自己做,需要合作的一定是自己掌握绝对话语权。就是这种激进、霸道的做法让Tesla在软件更新上速度堪比“智能手机”。

什么?汽车的系统还要半个月一更新?还要远程升级自动驾驶功能?还得想办法提高电池的性能?——不管你理不理解,这些疑问就是汽车厂商目前都不好实现的。如果你说让他们转变思路,那么对汽车厂商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头学些的新领域。

举个例子:我们都见过用同样的芯片、处理器、电路板山寨出一个iPhone,但你可见过山寨一个同样与之适配的流畅的iOS系统吗?世界上所有具备多年技术经验的手机厂商都想做这件事,但哪家成功了?客观的说,系统山寨的虽然用力,但身位不是一点半点啊。

所以,想制造TESLA其实并不是技术的竞赛,而是思路和理念呀。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