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塑料从发明到生产距今还不到100年的时间,但是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同时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到1990年,社会各界对塑料带、快餐盒、地膜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才开始关注。“白色污染”一词已逐渐成为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代名词。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色污染”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开展了“我身边的白色污染”这一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进行关注,进行研究,使青少年在了解社会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一、主题提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往往可以从捕捉学生提出的疑问开始。学校经常开展环保活动,学生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1.对白色污染有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关注,了解环保事业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白色垃圾”的产生途径、组成成分以及危害程度。
2.能力目标:(1)会设计、填写简单的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并对结果作出一定的解释。(2)学会写调查小结。(3)了解体验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得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方案,开题论证
选定这一主题后,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有些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想了解白色污染的产生和污染现状,有的说想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种类,还有的说想了解各种白色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白色污染在众多垃圾中所占比例……。最后经过大家共同归纳、提炼,确定了几个既有研究价值,又容易操作的问题作为活动研究的子课题:
1.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种类。
2.“白色污染”的危害程度。
3.为什么白色餐具屡禁不止。
4.我身边的“白色污染”的产生及污染现状。
5.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白色污染”。
要进行调查就必须有研究方案。从哪里入手呢?如何制定研究方案呢?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重大问题。为了能充分地发挥同学们的自主性,教师首先让大家自由分组自己想办法去找一找、学一学。几天后,同学们又聚到了一起,各自发表意见。有的认为应该选定考察地点,实地考察一番,观察哪些地方存在着“白色污染”的现象,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细致的分析;有的觉得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调查“白色污染”的原因……;还有的从网上下载了别人的研究方案供大家参考……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后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一个较为成型的研究方案终于诞生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同学们便组织召开了一个开题论证会。首先由同学介绍本课题的由来,同学们已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经过,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学生的分组情况。接着,教师和学生针对探究方案提出了问题,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同学们自己完成了研究方案,并向课题组同学进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