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上的断桥是怎么回事

2020-05-07 旅游 140阅读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

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最初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始为铁路桥, 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

该桥为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桥(今中朝友谊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

扩展资料

鸭绿江断桥是1993年修复开发的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

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的紫铜巨扁上的“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迟浩田题写。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鸭绿江断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