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断桥的历史

2022-08-16 旅游 154阅读

1909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了这座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
抗美援朝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8日炸断此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这座桥问世近100年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站在断桥之上,不仅可以回顾历史,增强爱国热情,更可以饱览丹东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1993年丹东市委、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开发断桥,几年来,又投资400万元,用于增添景点和维修,使断桥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地,先后被评为省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3-2001年间,断桥共接待中外游客90多万人次。
1993年6月,断桥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001年6月,鸭绿江断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