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旁插着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征,如《群英会》中的鲁肃;如果在帽子两旁插着尖翅,一般为净角扮演的奸邪者,如《四进士》中的顾读;而在帽子两旁插着圆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标志。
清初顺治入关,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而且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但等到清室统治巩固,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即顶戴花翎。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稿做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时至今日,仍将罢官现象称为“丢了乌纱帽”。
故事
寇准戴乌纱留习惯
微服私访被识破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
当他和一个老者谈话时,老者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恭谦。寇准感到奇怪,故意说:“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者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可想当时戴长翅帽的感觉一定很难受。
链接
纱帽最早分乌白
戏剧里面有典型
最早的纱帽,并非全是黑色。晋朝时的高筒纱帽,贵族们用白纱制作,称白纱帽,品级低下的官员才用乌纱。至唐代改用乌纱制作,但有时仍称白纱帽银亏。
唐代规定官员上朝听诏或宴见宾客时须戴乌纱帽,配穿白裙子、白袜子和黑皮鞋。明代规定戴此帽时须穿圆领衫,束腰带,此即为当时官员的朝服。明代乌纱帽的形制为前低后高,脑后有二翅,整个帽形状浑圆,戴此帽时先要用网巾束发。
乌纱帽在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表现为:帽形微圆,前低后高,是纯黑色的。两旁插着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征,如《群英会》中的鲁肃;如果在帽子两旁插着锋敬神尖翅,一般为净角扮演的奸邪者,如《四进士》中的顾读;而在帽子两旁插着圆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标志。
乌纱帽从布制到藤制
乌纱帽最早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简简单单一块布,百姓们也戴得起。后来正规的乌纱帽用藤编织,以草巾子为里,纱为表,然后涂上漆。再后来作为官服用的乌纱帽,由于纱布经油漆后坚固而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硬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