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延伸到两边很长的东西叫做“帽翅”,是从隋唐、五代流传下来的璞头的变形。
具体形状可以参见李白、杜甫等人的画像,脑后飘扬的两条飘带就是帽翅的原型。
宋代比较注重朝堂礼仪,尤其反感官员私下交头接耳,于是帽翅被发明出来。
由于帽翅很长,轻微的震颤就会导致振动不休。因此皇帝很容易看出是谁在搞小动作。
而且帽翅的产生也间接导致了所谓“四平八稳”的官步的出现。由于官员注重礼仪,帽翅乱颤是一种严重的失仪。因此必须必须用那种“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步态行走,帽翅才能呈现有规律,有节奏的震颤,这样才符合当时对于官员礼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