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法国大革命爆发建基于下列四大原因:分别是启蒙思想之影响,封建制度之崩溃,国内之政治腐败及美、英革命的刺激。然而,法国贵为当时在欧洲影响力最大之一的典型封建国家,却避不过革命之洗礼,由此可知,引发法国大革命之四项原因是各占重要性。
十九世纪时,欧洲大陆兴起自由主义及民族主义,而直接影响法国革命之爆发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暴政束缚。在政治面层来说,他可以说是一把指向专制统治心脏的剑。同一时间,法国出现一批优秀之思想家,他们的言论对当时欧洲封建国家的影响极大,因而带动了启蒙思想的出现及理性运动!
例如,法国的伏尔泰提出自然神论,目的是抨击当时之天主教会。因为教会乃封建主义之精神支柱,然而教会在革命前享有很多封建特权,教会有权向人民征收什一税,免税等特权,因此,教会自然成为革命主要批判对象。
而英国的洛克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只得到人民的同意才应该存在,因此,亦针对当时法国那套「君权神授」的守旧封建思想,此外,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政治原则,实为新国家权力的运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原则,针对专制皇朝下君主权力过大及专横无道。但对法国大革命影响最大的言论是卢骚的「社会约契论」。他曾在著作《爱弥儿》中说:「危机已迫近,我们正濒临一场革命的边缘;我以为欧洲各大王国已来日无多。」意即政府的权力是在人民身上,政府只是管理者,而强调君权非无限。
三位著名启蒙思想家的理念在革命爆发前早已深入民心,尤其对开明贵族及中产阶级而言。「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在某程度上已成一种「指导思想」潮流,难怪日后革命爆发引致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民谚这样说:「都是卢骚的错,都是伏尔泰的错了!」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一个国家讲求公平,民主,而封建制度便等于没有民主及公平。法国是一个典型之封建国家,在国内划分三阶级,第一阶级乃天主教会的教士,第二阶级为宫廷和地方的各种贵族,而第三阶级乃占全法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国民,包括:农民、农奴、商人及贫民。第一、二阶级为特权阶级,不仅在政治上有任官和掌军的权力,在经济上也不必纳税,相反,第三阶级人民不但没有政治自由,更须承担国家繁多税款及义务。人民不断被剥削,一但受到外来刺激或有一些领导人站出来带领他们改变现时的生活,自然一呼百应,革命的浪潮便随即展开。
加上,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下,历任君主大多是庸才,他们不单没有好好打理国务,更不理会民间疾苦,人民所要求的民主及公义,他们一点也做不到。如路易十四曾说:「朕即国家,朕即法律」。这句说话充分表现出君权神授和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环境。路易十五亦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他们的狂言,充分表现他们的不负责任及意味着君主专制的统治快将完结。到了路易十六时,尽管他曾经试过改革财政,但最后因被王室,贵族和巨商的利益而遭否决。当中,路易十六曾召开「显贵会议」来减低人民的愤怒,但他没有诚意及「三级会议」因不合理的表决方式而失败。终于,国库空虚问题仍未解决,人民生活贫富悬殊,局势便更加混乱,间接把法国推向革命边缘。基本上,一但有其他成功例子的支持和机会下,革命便准备就绪。
而1776年前,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在美国革命的爆发时,法国本着与英国因殖民地争夺的原则下成为敌对。因此,法国便协助美国独立,以削弱英国在欧洲的势力,所以美国独立,使法国人民敢于向当权者挑战。更鼓励人民仿效,而当美国革命胜利后,那班曾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人又回到法国,积极反对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
总括而言,一场伟大且成功的革命往往不是突发性的,当中包括不同的原因。每项原因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法国大革命也一样,基于启蒙思想之传扬,封建制度没落,国内君主专权腐败及美国革命成功的刺激促使革命爆发,让当时人民作出批评,即使宗教,国家,君主也不再是绝对,也不再需要盲目服从。的确粉碎欧洲的旧秩序,把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传播开来,为欧洲以后的其他有意改革的国家及人民打下一枝强心针,将欧洲带到另一个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