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桃树何时进行冬剪?冬剪时采用的主要修剪手法有哪些?多枝组丛状形一年生树怎样修剪?

2023-05-02 综合 36阅读

由于温室桃一般在土壤封冻前后扣棚,升温后10天后树体萌芽,所以温室桃树冬剪可在落叶后扣棚前或升温后萌芽前进行。

冬剪的主要手法有短截、疏枝、长放、回缩。

(1)短截

剪去一年生枝的部分称为短截。短截枝条的剪口下部必须留有叶芽。短截的作用是减少被短截枝条上的叶芽数量和花芽数量、加强被短截枝条抽生新衫桥梢的生长势,降低发枝部位、增加分枝能力。短截对刺激局部生长的作用或知猛较大,但短截过多或过重时抑制树冠的扩大,减少同化物的合成量,抑制花芽的形成,同时也削弱根系的生长。

根据短截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短截方法。剪去枝条顶端不足1/3者为轻短截;剪去1/3~1/2为中短截;剪去1/2以上的为重短截。

(2)疏枝

把枝条从基部疏掉称为疏枝,也称为疏剪或疏间。疏枝可降低树冠内的枝条密度,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使树体内的贮藏营养得到相对的集中、促进新梢的生长;另外疏枝会在枝干上产生伤口,由于伤口的作用,对伤口以上部分起到抑制作用,伤口以下起到促进作用,即“抑前促后”。疏枝时由于疏掉的枝条类型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如疏除细弱、病虫、徒长、重叠和密挤遮光的无用枝,可对留下的枝条起到促势作用,反之会起到削弱作用。

(3)长放

对一年生枝不剪,任其自然生长称为长放或甩放。长放可使枝条上保留最多的芽眼量,缓和下一年新梢的生长势。对生长势过强的徒长性结果枝或长果枝进行长放,可增加结果量;对生长势过强的营养枝进行长放,可削弱顶端优势,促进中短果枝的形成。

(4)回缩

对多年生枝进行短截修剪称为回缩或缩剪。回缩能减少枝干总生长量,使养分和水分集中供应保留下来的枝条,促进下部枝条的生长,对复壮树势较为有利。回缩多用于培养改造结果枝组、控制树冠高度和树体的大小、平衡从属关系等。其作用在于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降低结果部位,改变延长枝的延伸方向和角度,控制树冠,延长结果年限。但回缩不要过急,应逐年进行,并忌造成大伤口,以免影响愈合,削弱树势。

通过一年的管理,采用多枝组丛状形的树,当年单株一般可形成结果枝30~40个,花芽300~600个。在定植密度为1米×1~1.5米情况下,每667米2形成结果枝2万个左右,花芽15万~30万个,营养面积利用率在95%以上,达到了丰产园的树相。为了充分发挥密植桃树的生产潜力,提高坐果率,控制幼树第二年生长势过强,提高树体的经济系数,增加产量。冬剪时一般采取“以疏为主,短截为辅,强者长留,弱者短留”的修剪原则。即充分发挥每个枝的结果能力,增加整体的产量。

枝组的修剪:

首先根据整体枝量的密度情况,对枝量较大的要适当疏间单株上保留较多的枝组(图36)。其次根据枝组高度、枝组延长枝成花情况等对枝组的延长枝进行轻短截、长放或蹲剪。延长枝成花少的可轻短截到成花部位,生长健壮成花良好的可长放或轻打头;延长枝上无花或少花,而且过于高大的,可进行“蹲剪”(图37),即在下部成花良好的分枝处进行回缩。回缩后的枝组,要求回缩剪口下有3~4个成花良好的结果枝,对结果枝进行长放或轻打头,不能进行较重的短截。

图36 多枝组丛状形树的冬季修剪

图37 枝组的蹲剪

结果枝的修剪:

修剪原则“以疏为主,短截为辅”猛早。疏间结果枝时,首先疏间过强的或过弱的少花枝,然后对保留下来的结果枝,根据分布密度情况进行适当的疏剪,要求每个小枝组上的结果枝分布均匀,同方位结果枝间保持20~25厘米的间距。结果枝的短截程度应根据结果枝本身的结果能力而定,一般采取“强者长留,弱者短留”的修剪原则。通过对强果枝的轻短截或长放,可保留较多的叶芽和花芽,缓和第二年新梢的生长势,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细弱的果枝,生长势弱,通过较重的短截保留较少的叶芽和花芽,使营养得以集中,提高第二年的坐果率、增强新梢的生长势,促进果实的发育。具体短截程度,强壮结果枝可剪去枝条长度的1/3或轻打头;中庸偏弱果枝可剪去枝条长度的1/3~1/2。对弱结果枝进行短截时,一定注意保留部分要有叶芽。

修剪后的树,无论是枝组的分枝还是枝组的延长枝均为结果枝。并且延长枝通过轻剪或长放,可增加第二年枝头的结果量,抑制树体的快速生长,达到以果控冠的目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