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特点

2022-07-27 综合 93阅读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启动的。
外国列强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促使清朝封建官僚集团分化出洋务派,试图以“洋务”(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代称)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的探索称作洋务运动。延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内容庞杂,涉及军事、经济、政治和外交,主要是创办了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交通企业,在古老中国的荒原上,出现了大型的近代新式企业和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虽然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存在诸多的缺陷,但它们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制,给中国增添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些军事工业的兴办,多少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而且对后期民用工业(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生发展起到一种开路和引导作用。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比军事工业更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虽然要受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主要表现在民用企业的兴办是为了“求富”,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商品生产或进行商业性运作。其次,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绅商,他们在企业中有一定的权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具近代色彩。第二,这些企业还往往以外商为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夺回不少权利。
洋务企业的创办,在清政府压抑工商业的封建传统政策上打开一道缺口,带给私人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希望,推动社会资金流向新式企业。通过新式企业的创办,一些买办、买办商人、官僚和旧式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同时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引进了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传播了先进科学知识,积累了管理新式企业的经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