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读书笔记

2020-04-25 文化 79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候的几个生活片断。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历来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而这几种看法的主要分歧点则是本文的主题是歌颂藤野先生,还是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有的人就干脆将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作者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持这几种意见的人都言之成理。在教学参考书中,常将二者并提,但没有明确分出孰轻孰重,只说“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深切的怀念,追述了自己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全篇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事实上回避了文章主题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下面就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谈谈几点看法。
(一)
所谓主题,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而要找出文章真正的主题,就应联系文章内容及作家、作品时代背景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其中主要的依据应是作品内容。因此,我个人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忆藤野先生,歌颂他的高尚品质。其理由如下:
第一、从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来看,这篇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相别的几件事,由此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自己对先生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课文一开始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露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下文离开东京去仙台埋下伏笔。经过一番波折后,作者终于到了仙台,一到仙台就受到“优待”,不但没有收学费,而且几个学校职员还特别为我的食宿操心。开始上课后,作者正式认识了藤野先生。开头部分虽然藤野先生没有直接出场,但是却介绍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即前因。
接下来,课文重点从藤野先生的外貌、行为、语言等几方面对他进行了刻画,使一位学者型好老师的感人形象跃然纸上。他知识渊博,上课时“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些书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他教学注重艺术性,上课时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情感性,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他生活俭朴,以至有一次被火车职员误认为是小偷。他对学生认真负责,真正贯彻实施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对于作者这样一个来自弱国的普通学生,他只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作者的日语可能跟不上讲课,所以观察了一周后,便开始替作者添改讲义,并长期坚持下去。他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发现学生有错一定马上纠正,绝不姑息;但他也不是板起脸来说教,而是讲究教育方法,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将学生单独找去指出其错误,并委婉说明理由。他热情诚恳,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周详,担心作者因为民族习俗而不肯解剖尸体,直到发现作者没有这个顾虑才放下心来。他治学严谨、勤学好问,为了解裹脚这种习俗会造成足骨怎样的畸形而不耻下问。他关心、爱护学生,分别时还对学生的将来殷殷期盼,满怀深情。这样的老师,谁能说不是一个好老师呢?藤野先生与魏巍名篇《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足可分庭抗礼而毫不逊色。
散文始终围绕着藤野先生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先生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最后一部分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将先生对作者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生虽然已经不在自己身边,但他的精神一直鼓励着作者,使作者有勇气不断与恶势力战斗。如果说开头部分是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的话,那么结尾部分就是结识的后果。
第二、从文章的题目看,“藤野先生”这个标题本身已说明了文章的中心,以下的内容都是围绕对藤野先生的赞颂与怀念这一中心展开的,藤野先生正是一位线索人物。而关于散文标题和主题之间的联系,我想是用不着我再多说了。
第三、从写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看,鲁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怀念藤野先生。
首先,在叙述完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后,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画龙点睛,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先生的尊敬、感激与怀念之情。他这样高度评价藤野先生:“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文末收藏讲义和悬挂照片这两件小事也进一步加深了文章主题的内涵。
其次,本文被作者收进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曾明确说明过《朝花夕拾》的写作缘起和本意。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他介绍说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内写的,在广州编定。当时他在段祺瑞政府和一些反动文人的迫害下,不得不离开北京到了厦门大学做教授,不久又因和同事冲突出走到中山大学任职。那段时间他的生活极不安定,心情也很苦闷;因此,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朝花夕拾·小引》),他开始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寻求一点安慰。可见,《朝花夕拾》的创作思想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作为这本以回忆往昔美好岁月为主题的散文集中的一篇,《藤野先生》不太可能是一篇作者希图用来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文章。
再次,鲁迅一直很重视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分别多年后他还曾向人打听藤野的下落,可惜没有联络上。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向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去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可见他对《藤野先生》的特别关注。鲁迅要求加入这篇文章也正是因为这篇散文怀念歌颂了藤野先生,由此也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如果说散文的主题是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则鲁迅的要求就有点不合情理,因为可表现他的爱国思想的文章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特别要求加入这一篇。
如上所述,本文主要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刻画了一位正直无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对学生诚恳热情,严格要求,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好老师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尊敬、怀念之情。
(二)
那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有很多批评者都认为这篇散文是爱国主义之作呢?我想其原因大致不出以下两点:
第一、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中的身份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鲁迅自身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连他的敌人如胡适、陈西滢(即陈源)之流也不能不承认,更由于他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理解,早在解放前,他便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他盖棺定论的权威论断要算是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了。在这篇题为《论鲁迅》的文章中,毛泽东精辟地阐明了鲁迅精神的特点,高度评价了伟大的“鲁迅精神”,甚至将他抬高到“现代中国的圣人”这个可与封建社会的孔子相提并论的地位。当时抗日战争需要一大批革命先锋,而培养人才的重任陕北公学责无旁贷。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在此时此地发表的讲话,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甚至政治意义。他指出:认识鲁迅,首先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而鲁迅的文章则是“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论鲁迅》)。由此鲁迅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地位已确定无疑,是不可有一丝动摇的了。此后,鲁迅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研究的指导思想很少有敢于越伟人论断的雷池一步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鲁迅作品的教育下成长,以现行开明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讲读课文为例,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议论文35篇中鲁迅作品就占了五分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友邦惊诧”论》、《论雷锋塔的倒掉》);而以鲁迅为题材的课文也有三篇。选入课本的作品数量之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及,可见作家地位之隆。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批评者在研究鲁迅作品时,常常就囿于固有的观念,不管是什么作品,都将之与作家的思想性、革命性挂钩。例如与《藤野先生》一样被选入课本的另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鲁迅是“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的(《论鲁迅》),所以本文主题毫无疑义应该是抨击封建教育制度,这是许多批评者常坚持的观点之一。其实,我认为对于鲁迅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来说,不管分析他的什么作品,都无时无刻不忘在作品中寻找其战斗性的一面,而忽略其文学性,乃至选择性忽略文章的创作意图、主要内容,本身便已走上文学评论的歧途。分析作品应实事求是;忽视文本世界,在批评之先便已存在一种心理定式,这样很可能使批评者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不能自拔。
诚然,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也有普通人的感情,喜怒哀乐无不毕备。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他有着比一般人更浓烈的感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冷”正源于他深沉而执着的爱。一篇《阿Q正传》,鲁迅用他像利匕首一样的笔将中国人的劣根性血淋淋地剥落出来展示给人看,然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鲁迅冷峻的外表下,埋藏着的是满腔沸腾的碧血,是一颗滚烫的丹心。
这样待人以诚的鲁迅,一位异国老师对来自弱国的自己付出了如许关爱,他怎能不感动,怎能不珍惜,又怎能不铭记于心呢?感于心自然要发于外,作为一位文学大师,他将自己的心怀诉之于文字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便有了《藤野先生》的诞生。
其实,鲁迅与日本人民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1902年,鲁迅毅然东赴日本留学,这个决定的作出与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向日本学习的大势有关。清末列强环伺中国,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曾有过同样遭遇的日本看来正是一个好典范。因此,孙中山、郭沫若、鲁迅等一大批人不约而同选择了日本作为留学地。尽管救国理想触礁,鲁迅却与一部分日本人(如藤野、内山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与日本民间部分友好人士的情谊和鲁迅仇视日本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作坚决斗争的立场并不矛盾,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第二、散文浓郁的爱国主义色彩
持“爱国说”者理由主要有如下三点:(1)这篇散文是鲁迅在厦门大学写的,写作目的是回顾自己的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2)文章的内容主要是表现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从鲁迅本身来找原因,认为如果说作者的爱国精神是次要的,则降低了写作此文的战斗意义。
关于第一和第三点,其实我想我在上文中已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言。关于第二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究竟是什么,其实看过《藤野先生》一文后便会对藤野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本身便已回答了文章究竟主要描写了什么这个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有人将藤野对鲁迅这异域学生的特殊关怀和精心培育,理解成是基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和尊重,甚至说是鲁迅救国救民的抱负吸引了、感动了藤野先生。这一点乍看言之成理,其实经不起推敲。当时的鲁迅只不过是涌向日本的无数留学生中的一个,并且也未曾鲜明地表现出自己内敛的爱国主义感情。这可从后来他同学的回忆中看出来,即使是直接成了鲁迅退学理由的幻灯片事件,“当时周树人也没有说过这件事”,“学生大体只是静静地看着”(据鲁迅同班同学铃木),可见当时鲁迅并没有对人诉说自己的爱国情怀。而在文章中,他初到仙台就受到“优待”;开课一周,和藤野先生还不熟悉时,藤野就将他找去,开始帮他添改讲义。从时间上看,藤野是因为被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动而开始做这些事的说法不太合情理。另外,藤野自述他对鲁迅的印象时说自己曾学过汉文,因此“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认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可见藤野自己觉得当时并未对鲁迅给予特别关照,充其量只是对鲁迅态度比较尊重;当然,这也更可看出藤野是一位好老师,他对学生充满热情,公平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并因材施教。至于他的专为鲁迅添改讲义,一来因为这是鲁迅回忆先生和他之间的事,并未涉及其他人,所以不能确定藤野是不是只对鲁迅如此;二来即使只对鲁迅如此,也是因为鲁迅来自异国,可能日语听说方面存在障碍以至影响成绩,作为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藤野看出自己学生症结所在,所以有针对性地施教,这种理解也比较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说他是因为被学生“救国救民的抱负吸引了”(颜雄《〈藤野先生〉三题》),我觉得未免失之于牵强,似乎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人,使人物脱离了自身依附的时代、社会环境而被架高了。至于将鲁迅能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列为使藤野感动的理由之一,则更是不了解这是日本人的一种饮食习惯、而以己心度他心所发的臆测之辞了。入乡随俗,想必一个中国人是不会因为别国人能吃米饭而觉得这很了不起的吧。
(三)
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千方百计与表现爱国主义感情联系起来,或者将表现爱国与主题相提并论、乃至取代主题,这种作法诚然不足取。但是,是不是本文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毫无关系呢?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鲁迅毕竟是一位“民族解放的急先锋”(毛泽东《论鲁迅》),用文章作为武器向他所憎恨的一切进攻,已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他的骨髓之中。因此,即使是在《藤野先生》这样的叙事散文中,作者对丑陋、落后事物的憎恶,对祖国任人鱼肉,同胞麻木不仁状况的痛心也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特别是这些表现他这种爱国情感的事件又直接与课文中心有关,不能不写;如果回避就会语焉不详,无法交待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开头作者怎样与藤野认识(离开东京到仙台的原因)、中间为什么与藤野分别(发现科学救国论的不现实而弃医从文,离开仙台)都与作者的思想变化有密切关系。但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这些事件的阐述直接与中心有关,并不是鲁迅特别为了表现自己的爱国思想历程而写出来的(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曾详细记叙了自己看幻灯片时决定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如果采用“爱国说”,则与藤野先生相交的几件事都算是游离于主题以外了。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篇有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感情色彩的叙事散文,文章主要内容则是回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教学参考书上采用了两条线索说,即明线(藤野先生)和暗线(作者爱国思想的发展)一起将材料组织在一起,也有一定道理,但到底稍嫌勉强。
此外,本文作者在开头将“反语”这一修辞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讽刺“清国留学生”入木三分,简直可以当作修辞学教材中的经典例句,不由得人不拍案叫绝。这几句话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有时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嫌。这可能也是批评者认为本文主要内容是表现爱国主义感情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是我对《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一点看法。总之,我认为《藤野先生》是鲁迅为了怀念他留学日本时代的一位老师藤野严九郎而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散文的主题是为了赞美这位老师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先生的尊敬、感激与怀念之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