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白的作品为例.论述其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2020-05-25 文化 59阅读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名家众多,佳作如林。而李白就是在盛唐文化下,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性格,浪漫的情怀,充分的体现了盛唐时期的人的性格和精神。李白是唐代诗歌的伟大旗手,纵观李白诗歌,其艺术风格多样,但是浪漫主义风格是其主导风格,为了更好的诠释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风格形成原因以及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影响等方面来谈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所遗留下来的上千篇作品,或雄奇瑰丽,变幻莫测、或豪迈粗犷,或想像新奇,或意境奇伟,或感情热烈,处处显示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气息,代表着这一时代的主导风格。综观李白的诗歌,其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感情热烈、慷慨激昂,主观情感浓郁,处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其创作动力和目的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感情真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深浅,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李白是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起,就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让人震撼。无论是济苍生、安社稷的鸿鹄之志,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隐士情怀,还是身处困境、仕途不达的悲苦郁闷,权小当道、遭谗被谤的愤恨不平,以及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豪侠之气,他都在诗中表达。他深信自己的才智,多次将自己比作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安史之乱爆发后,面对“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的局面,李白以谢安自比,以表达了自己的胸襟和抱负。李白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如:他在出现平坦仕途、功名有望时,就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在出现仕途坎坷,这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时所产生的悲苦郁闷之情也夹杂在他的诗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在不愿趋炎附势时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有在他思念长安时就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诗中的那种炙热的感情、那种强烈的个性表现的非常突出,并带有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又如天马行空,变化莫测,情感之所至,诗之所至,一泻千里!再如《将进酒》: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诗不仅感情充沛,而且主人公的情绪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诗人就是以感情的变化来贯策始终,甚至韵律的缓急,句型的变化,都与李白的情感相联系。全诗都随着这种感情的变化而奔腾向前,给人一泻千里的感觉。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李白就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抒发强烈主观感受的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有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也有江河般的激情豪迈,这无疑是给李白的诗增加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二、独特的艺术手法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又一特征
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掺杂著离奇的幻想创造出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这也是李白浪漫主义的特点。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离奇的。他往往发想无端出其意料,匪夷所思。这种奇特的想象随情感的流动而变幻莫测,使人读了就仿佛走进了神仙境界,处处是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如《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中,李白充分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在孤独寂寞的“独酌”时,与“月”、“影”相亲的情景。他不仅把明月、身影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和炽热的情感,还把明月、身影“人”化了。整首诗李白想像着与月影的交谈,把他们当作朋友,彼此的感情很合拍,这样的描写李白是第一人。同时,通过想象自己独酌时的与月、影的同歌共舞,充分表达出李白在现实政治的压迫下,极欲摆脱孤寂之苦的情形,也展示出李白的那种豪放不羁的思想情感。李白的诗大多数都用了这种想象,他给作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李白正是以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一篇又一篇的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诗歌中除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外,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比喻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发”来抒发自己无形的愁,这是极度的夸张;用“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归舟从上游顺流而下的神速,抒发了他遇赦获释途中轻松欢快的心情;又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高度夸张的比喻,赞叹瀑布从高出奔流而下的壮丽景象,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气概。又如《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没有“黄河可塞”这样夸张的比喻,突出阵亡将士的妻子那种深刻绝望的悲哀。我们再来看在这一方面最就代表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峻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全诗通篇使用夸张的手法,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极度夸张开篇,突出蜀道之难。接着从蚕丛鱼凫说大到五丁开山,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使“六龙回日”,大门回转;冲波逆折,极尽夸张之能事。接着又以黄鹤、猿揉、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扶膺”、“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骨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极度的夸张,在诗中重复的出现三次;成为全诗的中心。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由此可见;李白诗中的夸张是奇妙而大胆的;正是这些奇妙而大胆的夸张增添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的夸张式比喻与他离奇的想象力相结合,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些自然事物,同时,也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增添了一特征。 (三)体裁、语言自由解放也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征
在格律、体裁、语言方面都非常自由解放。这也是李白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体现。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渌水曲》都清新、自然,当然也有语言豪放雄健、长短错落的,如《行路难》《古风》等。李白的乐府诗也与以前的乐府诗有所不同。李白打破了传统乐府诗的赋体叙事的写法,他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了乐府诗中,形成了一种韵律跌宕舒展、句式参差错落的形式。如《蜀道难》这首诗采用的是以七言为主的长短错落的乐府体裁,语言奔放富于变化,在乐府诗的形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诗中采用散文式,句式随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三言、四言、还有九言,甚至式十一言,参差不齐,形式多变。此外,全诗的用韵及平仄变化也很完美。这种参差错乱的句式便于表达丰富、复杂度、多变的情感。 李白的歌行,语言和形式更加的自由奔放,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其感情。诗中的抑扬顿挫、不讲平仄、不讲对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格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它在体裁上突破了以往的留别试,全诗没有一点伤感惜别,而是借“别”来抒怀,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政治势力的蔑视。在句式上,也是错乱杂乱、参差不齐,这充分体现出了李白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体现出了盛唐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