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代表性饮食是什么??

2020-06-09 美食 109阅读
哈什玛:满语谐音,意为田鸡。满族传统食俗。为秋季菜肴。烹制方法主要是煨、烤、制汤3类。煨哈什玛是将田鸡剖洗干净后,用热油炸一下即捞出,放入由油、葱、姜、酱油、盐 酒、鸡汤烹制的汤汁中,用慢火烃十余分钟;食用时再调以适量的味精、香油。炸哈什玛是将其剖洗净后,用酒、酱油、葱、姜腌透,再用一细金属丝穿人数只哈什玛,放在红炭火上烤熟即成。哈什玛之腹油还可制鲜汤。其汤鲜美可口,极富营养。
白肉火锅:满族风味菜肴。白肉亦称白片肉、白煮肉。火锅,多铜制,锅壁多挂锡,锅身下部为燃炭之处,中部为加汤之处,上部则为烟囱,两侧配有提环。制法为先将猪肉切成大块,入锅煮熟,凉后用刀切成长条薄片;再将长酸菜切成细丝。将肉、菜整齐码于火锅中,加入清汤(多为鸡汤),汤沸后陆续添人粉条、蘑菇、虾仁、盐等。熟后可佐以蒜泥、韭菜、花酱、辣椒油食之。在内蒙古东部林区,冬季野味不断,可在火锅内加入狍、鹿、野鸡及飞龙肉。全家环桌而食,谈天说地,边煮边食,味美并可驱寒。至今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还保留着这一食俗。 
满洲饽饽:满族风味糕点食品的统称。在中国烹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点即指满洲饽饽。在清朝、民国年间,因满族各家境不同,满洲饽饽可分两大类。一类流行于普通平民及农家,主要有以下数种:水煮饽饽(水饺)、搓条饽饽、打糕搓条饽饽、豆面饽饽、清明饽饽、高丽饼、酸枣糕、淋浆糕、豆面剪子股、五花糕、盆糕、粳米豆包、发糕、金银卷、蜂糕、瓦垅、炉酥饼、粘糕等。另一类盛行于殷实之家,主要有萨其玛、芙蓉糕、太阳糕、切糕、凉糕、撒糕、打糕、菠萝叶饽饽、苏子叶饽饽、椴树叶饽饽、酸饽饽、炸角子等。满洲饽饽的原料主要是白面或粘米面,制作工艺则多为烘、烤、蒸、烙。由于其历史悠久、经济实惠,已成为满族人的传统食品,至今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内还有多种品类保留。
满洲水饭:满族传统风味食品。作法是将高梁米、玉米渣或小米,放入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浸泡在新挑来的井水中,反复两三次即可。食用时佐以炸酱及各种青菜或野菜,如小葱、小根蒜、白菜心、香菜、菠菜、篙菜、婆婆丁、曲麻菜、柳蒿等。味道清凉爽口,可消暑解热。 
糜儿酒:满族传统饮料之一。亦称米儿酒。满族家庭多以此为祭祀供品,平时亦饮用。制法是将糯米(黄米亦可)洗净煮烂,捞出锅晾凉。再将适量的酒曲用水泡开并搓细。将晾凉的米放入坛中,兑以酒曲,然后倒入水搅匀。封口数日后将坛中上浮的“白蒙”撇净,再次封严坛口。一定时间后便可开坛饮用。
蜜饯:满族的传统食品。制作方法是:将白糖炒成糖色,再加适量的水、白糖、蜂蜜熬至稠状,将削皮去籽、切成条块状的苹果、梨、桔、山楂、杏、桃、青梅、胡萝卜等放入蜜糖汁中,使之粘附均匀即成。内蒙古各满族聚区至今仍保持着喜食与制作蜜饯的传统。 
撒糕:满族传统风味面食。亦为旧日大祭时之供品。制法是把小豆磨成豆瓣,用水漂出豆皮后蒸熟制馅,将糯米面用适量水拌匀入笼蒸,俟屉内气满撒入铺平,并置豆馅于上。俟蒸气复满,再将米面撒在豆馅上至蒸熟。一屉撒糕在食用或充祭品时多切成7寸见方的块。如在正月制撒糕时,豆类采用红色,取喜庆之意。 
萨其玛:满语谐音,意为油炸条。满族传统风味食品。清代及民国年间风行于北方各地。现改进后的制法是:将鸡蛋打入精粉中和匀,制成面条状,下锅油炸,再将清水、白糖、奶油、蜂蜜熬制成稠汁,与炸好的面条搅拌均匀,倒入铺有青红丝的木槽内压平待凉。食用时用刀切成长方块即可。该食品清香松软、甜腻适口,是中国著名的糕点之一。 
喜果儿:喜果儿是指桂圆、红枣、栗子、花生等4种干果。满族姑娘待嫁前娘家为其做装新铺盖时,须将这4种干果缝入被褥之四角,也有将喜果儿撒入新房炕上四角的。其意是取干果的谐音以图吉祥,寄托父母的美好祝愿。桂圆是取团圆之意,枣儿是取早生贵子之意,栗子是取立志之意,花生是寓以儿女双全之意。此风俗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至今仍有保留。 
粘豆包:满族传统风味食品。亦为满洲饽饽之一种。原料主要为黄米或糯米及各类小豆。作法是将米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发酵,约半月后捞出洗净,磨成水面,放入吊包滤净水份,并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匀。将小豆煮熟,捣烂后加入食糖,制成甜豆馅。再用和好的面包入豆馅,团成馒头状圆型,入屉蒸熟即成。由于粘豆包是满族家庭的冬季常制主食,故农家多一次蒸以数百计而用缸贮存之。这一食俗在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至今保留,尤以赤峰市郊区关家营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甚。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