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2020-08-28 时事 107阅读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的潜能就越巨大,这也是一个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经济。现代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使多数人们用于物质生活的开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更多的钱向非物质的方向,文化的、休闲的方向消费转移。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休闲的教授杰夫瑞·戈比预测,在稍后几年里,经济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而华盛顿地区公共策略预测部主任莫利特则认为,休闲、娱乐以及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且席卷全世界。在从现在到2015年这段时间里,新技术和其它一些因素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这样的社会需要保证了文化经济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而且,由于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文化经济将容纳巨大的劳动力,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带来出路。 文化经济表现出文化经济化的特征。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相对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文化已经很不适应社会需求;中国文化要想追赶世界文化强国,必须要走“文化经济化”这一条路。不能把“文化经济化”简单理解为牟利。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的文化市场,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经济化”,也无法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相反,由于肆无忌惮的篡改、曲解传统文化,急功近利的“演义”经典文化,必将使中华文化遭受灭顶之灾。走“文化经济化”之路,是将市场作为发展文化的手段,目的是利用经济杠杆来撬动文化市场,利用经济手段去促进文化的“原创”和资源的开发,达到发展文化的目的。 中国的文化经济要适时地融入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互动使文化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和规模空前增加,各民族文化都将在与他族文化的交往中吸收他族文化的精华来优化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又会出现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趋势,全球文化也就会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吸取国际上的优秀文明成果。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将市场和计划两种体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法则成为世界经济规则和相同的制度语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由市场经济派生出来的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步得以确立,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文化。而与此同时,应当认识到中国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观念,如重视社会公平的理念、大公无私的胸怀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没有过时,不仅不能被抛弃,还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予以发扬光大。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们在制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时,首先就是要将这两种体制文化有机地进行整合,将市场经济的优秀理念与计划经济的优秀理念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的新型文化。 抓住机遇,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对于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崭新的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趋势,大力促进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力,提升经济力,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