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上,切实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提高质量作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导向。
进一步处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关系,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各项教学工作中,构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发展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办学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文化,落实常规管理,优化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培养方式成长环境,推进内涵式发展。
扩展资料
提出素质教育有三个大背景,第一个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个时期突出了对人口素质,民族素质的重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理论,对发展教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发展要“三个面向”,提出“四有新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论述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被认为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民族复兴乃至立足于先进民族之林的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1985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二个背景是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素质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与民族素质提高的一场重大的教育革命。
第三个背景是素质教育是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的,为了反对应试教育倾向,反对违反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素质教育